霖潦经时路未通,公言行县太匆匆。
安知风雨欺人处,正在溪山绝险中。
一出到头馀日在,少留随分觉途穷。
却因下马心方悟,欲速无成万事同。
霖潦经时路未通,公言行县太匆匆。
安知风雨欺人处,正在溪山绝险中。
一出到头馀日在,少留随分觉途穷。
却因下马心方悟,欲速无成万事同。
这首诗描绘了冯山在行县途中遭遇暴风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吕少蒙太博的深切关怀与感慨。
首联“霖潦经时路未通,公言行县太匆匆”,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艰难与紧迫,霖潦连绵,道路不通,而友人吕少蒙太博却不得不急匆匆地前往县里,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责任的重大。
颔联“安知风雨欺人处,正在溪山绝险中”,进一步揭示了旅途中的恶劣环境。风雨似乎有意戏弄行人,偏偏在最险峻的溪山间肆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威力与旅途的危险。
颈联“一出到头馀日在,少留随分觉途穷”,转折处,诗人反思自己的态度。即使行程已近尾声,但余下的日子也显得格外珍贵。短暂的停留,却让诗人意识到旅途的尽头并非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尾联“却因下马心方悟,欲速无成万事同”,最后诗人通过一次偶然的下马休息,顿悟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追求速度往往难以达成目标,万事万物皆遵循其自然规律,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这一领悟不仅是对旅途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探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威力,同时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冯山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世界。
地凁河水涸,北风吹衣裳。
岂但岁月晚,所思道路长。
昨日安山湖,湖流浩汤汤。
今朝安山驿,河浅失故常。
辛勤自兹始,艰险亦备尝。
三朝历半里,五日一舍强。
叫呼错昏旦,面日无精光。
船人赤脚泣,行子中夜伤。
赤脚水破骨,夜伤悲故乡。
脂辖青阳初,结车朱夏末。
绝塞饶风沙,秋声无时发。
仆本吴越士,怀归若饥渴。
况乃藜藿姿,膻食非所悦。
当庭播嘉种,日夕迟其茁。
甘雨从东来,夜气亦旁达。
勾萌既肤寸,颜色转葱郁。
朝来芼吾羹,风味不可夺。
未论五内骇,已畏匕箸竭。
津润生齿牙,精神及毛发。
道固希为珍,物有微见拔。
由来盘中飧,岂是塞上物。
从兹慰羁旅,灌溉自无阙。
博矣天地仁,永愿充采掇。
涉春尚鲜雨,入夏转多风。
扬尘眯人目,鲜云丽璇穹。
夕夜河汉白,朝日旌旗红。
驱马出营门,凭高望云中。
草色青万里,惊沙飒飞蓬。
灵景耀宇宙,流光激烟虹。
天兵赫以壮,敌气销无容。
顾言孱薄姿,翩翩送羁踪。
孟阳舍吴会,南陆蓟门东。
缨緌易介胄,颜状惊仆僮。
老亲政在望,弱息未有从。
岂不怀所归,所归我元戎。
道士嵩阳住,前年阙下来。
方瞳能鉴识,短干不惊猜。
每出淮王邸,还过箫史台。
韩湘名岂幻,曼倩语兼诙。
禦腊作薪火,休粮是药材。
松将枝作盖,枣用核为杯。
方死三尸泣,诗专八斗才。
送人时借鹤,乞雨或分雷。
玉节秋朝帝,黄芽夜结胎。
丹烧葛洪灶,韵写野王堆。
海信青童得,春衣玉女裁。
愧予知守牝,求道未逢媒。
五石饥难饱,三华冻未开。
相期游汗漫,从尔到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