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名父子,强半成碌碌。
汝父负虚声,抚躬惭凉薄。
干蛊在儿郎,类我则已辱。
从来名父子,强半成碌碌。
汝父负虚声,抚躬惭凉薄。
干蛊在儿郎,类我则已辱。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其四)》。全诗通过对比名父子之间的成就差异,表达了对儿子昭儿的期望与自豪之情。
首句“从来名父子,强半成碌碌”,诗人先以普遍现象开篇,指出在众多有名的父亲和儿子中,大多数儿子并没有继承父亲的名声,成就平平。接着,“汝父负虚声,抚躬惭凉薄”两句,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作为父亲,虽然名声在外,但内心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乏温暖和指导。
“干蛊在儿郎,类我则已辱”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儿子昭儿的期待。他认为,真正的责任在于儿子自身,只有儿子能够独立面对困难,勇于承担责任,才能避免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否则将是对自己的侮辱。这既是对儿子的激励,也是对儿子的期许,希望昭儿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超越父亲,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自我反省的坦诚,也有对未来儿子成长的殷切期盼,体现了深厚的父爱与对家族荣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