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鹤涧,问狂奴綦迹,绿苔偏熟。
前月中秋停片舸,特地来听丝竹。
烂醉高歌,垫巾侧帽,饱看晶轮沐。
平生疏放,几曾甘受羁束。
今日帐后髯参,车中新妇,举止何羞缩。
咫尺青溪难寄兴,何况云山断续。
君过横塘,船窗凝望,定见寒崖绿。
为余传语,比来离恨千斛。
虎丘鹤涧,问狂奴綦迹,绿苔偏熟。
前月中秋停片舸,特地来听丝竹。
烂醉高歌,垫巾侧帽,饱看晶轮沐。
平生疏放,几曾甘受羁束。
今日帐后髯参,车中新妇,举止何羞缩。
咫尺青溪难寄兴,何况云山断续。
君过横塘,船窗凝望,定见寒崖绿。
为余传语,比来离恨千斛。
这首《念奴娇·送韩闻西之吴门》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通过词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离别愁绪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词的开篇“虎丘鹤涧,问狂奴綦迹,绿苔偏熟”,以虎丘和鹤涧这样的名胜之地起笔,引出对友人足迹的追忆,绿苔的“偏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深刻。接下来,“前月中秋停片舸,特地来听丝竹”,描绘了友人在中秋佳节特意前来,只为聆听丝竹之音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烂醉高歌,垫巾侧帽,饱看晶轮沐”,进一步展现了友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以及在月光下尽情欢歌的场景,充满了自由与洒脱的气息。“平生疏放,几曾甘受羁束”,表达了对友人一生中不拘一格、不受束缚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今日帐后髯参,车中新妇,举止何羞缩”,通过对比,展现了友人身份的变化与内心的转变,无论是作为长辈的髯参还是新妇,都体现了其不同角色下的成熟与稳重,但依然保有那份不减的风趣与率真。
“咫尺青溪难寄兴,何况云山断续”,表达了即使距离近在咫尺,心中的激情与向往也无法完全表达,更何况是远隔千里的云山,更难以寄托情感。这句既是对友情的深沉感慨,也是对远方的无限遐想。
最后,“君过横塘,船窗凝望,定见寒崖绿”,预祝友人经过横塘时,能够透过船窗凝望,见到那片绿色的寒崖,寓意着无论旅途如何遥远,心中总有美好的期待与希望。
“为余传语,比来离恨千斛”,则是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告白,希望友人能将自己心中的离愁别恨传达给对方,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画面构建,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五十钱唐守,应为送老官。
滥蒙辞客爱,犹作近臣看。
凿落愁须饮,琵琶闷遣弹。
白头虽强醉,不似少年欢。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
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
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郊居人事少,昼卧对林峦。
穷巷厌多雨,贫家愁早寒。
葛衣秋未换,书卷病仍看。
若问生涯计,前溪一钓竿。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
凄凄苦雨暗铜驼,袅袅凉风起漕河。
自夏及秋晴日少,从朝至暮闷时多。
鹭临池立窥鱼笱,隼傍林飞拂雀罗。
赖有杯中神圣物,百忧无奈十分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