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诸台上英风起,千载重来顾盼雄。
父子河山兼两越,弟兄花烛盛中宫。
雕旗铁阵参云黑,龙马珠江浴日红。
回首伏波铜柱远,军威更在挹娄东。
无诸台上英风起,千载重来顾盼雄。
父子河山兼两越,弟兄花烛盛中宫。
雕旗铁阵参云黑,龙马珠江浴日红。
回首伏波铜柱远,军威更在挹娄东。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将领的英勇形象与辉煌事迹,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主义的气息。诗人通过“无诸台上英风起”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英雄气概与自然壮丽相映成趣的意境。接着,“千载重来顾盼雄”一句,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跨越千年,他们的风采依然令人瞩目。
“父子河山兼两越,弟兄花烛盛中宫”两句,不仅展现了将领们的家族荣耀与国家贡献,还暗示了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士,也是家庭与国家的守护者。这种家国情怀的深度,使得诗歌的主题更为丰富和深刻。
“雕旗铁阵参云黑,龙马珠江浴日红”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激烈与壮观,通过“雕旗”、“铁阵”、“龙马”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而“珠江浴日红”则以自然景观的壮丽,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伟大。
最后,“回首伏波铜柱远,军威更在挹娄东”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展望。伏波铜柱是中国古代军事胜利的象征,这里借以表达对过往功绩的缅怀,同时也暗示着军威的延续与扩展,不仅仅是向西,更是向东方,寓意着力量与影响的不断延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英雄主义、家国情怀以及历史传承的独特理解,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