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聪明作大君,应天在实岂虚文。
重瞳若解行仁义,不枉芒砀五色云。
天与聪明作大君,应天在实岂虚文。
重瞳若解行仁义,不枉芒砀五色云。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咏史》其二。诗中,作者以"天与聪明作大君"开篇,将上天赋予人的智慧比喻为君主的才能,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的价值。接下来的"应天在实岂虚文"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德行和治理之道不应仅仅是空洞的理论,而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重瞳若解行仁义"中的"重瞳"通常指舜帝,以其异相象征智慧和贤德,这里借指具有仁义之心的领导者。诗人期待这样的领导者能够真正践行仁义,使得社会公正和谐。
最后的"不枉芒砀五色云"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芒砀之地(古代传说中的神灵出没之处)出现五色祥云,象征着王者之气和天降吉祥,如果领导者真的实行仁义,那么这样的祥瑞就会应验,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仁政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寄寓了作者对贤明君主和仁政的期盼,以及对实践道德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