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沈。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沈。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澄清之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圣贤高尚品德的赞美和自我修养的追求。"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一句,意在比喻圣贤者的言行如同高远的典范,其美好之处深藏不露,值得人们深入领会。接着"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德性与澄清水的相似之处,都是纯净无瑕、光明磊落。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则是说那些浮躁之物无法污染这份清澈,同时也指出心灵的清洁是不易被世俗浊秽所侵蚀。"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沈"中,“方寸”比喻心田,而“悬高鉴”则是形象地表达了对道德高度的追求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诗人通过"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表达了面对清泉时,能够像面对一面明镜那样,自我警醒、静心思索。最后"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则是指出这种高洁的品德和谨慎的心态,是可以传承家庭美好教诲,并与古往今来的正直之风相得益彰。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清净心灵的向往,而且也展示了中国古人对于道德修养和自我要求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