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澄水如鉴》
《澄水如鉴》全文
唐 / 崔颢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沈。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shuǐjiàn
táng / cuīhào

shèngxiánjiāngshàngshànzhùqíngshēn

jiébáiquánchéngqīngyǒupiànxīn

jiāozhīnáolànzhuónánqīn

fāngcùnxuángāojiànshēngchén

duìquánnéngjièjìngjìngxiānglín

liánshènchuánjiāzhèngliúfāngjīn

注释
圣贤:指品德高尚的人。
喻:比喻。
上善:最高的善行。
贮:储存,蕴含。
全德:完备的道德。
片心:真诚之心。
浇浮:浇灌浮躁。
不挠:坚定不移。
滥浊:混乱污浊。
侵:侵扰。
方寸:内心。
高鉴:明镜。
陆沈:沉沦,陷入困境。
诫:警戒,反省。
静相临:静静地陪伴。
廉慎:廉洁谨慎。
政:家风,原则。
流芳:流传美好的名声。
合古今:贯穿古今。
翻译
圣贤们设下比喻,高尚的情感深深蕴藏。
纯洁依靠全面的美德,清澈的心灵充满真诚。
面对浮躁能保持坚定,混浊之物难以侵入。
内心深处如同明镜高悬,人生旅程怎能沉沦。
面对泉水能自我反省,如同镜子静静相伴。
廉洁谨慎成为家族传统,美好声誉流传古今。
鉴赏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澄清之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圣贤高尚品德的赞美和自我修养的追求。"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一句,意在比喻圣贤者的言行如同高远的典范,其美好之处深藏不露,值得人们深入领会。接着"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德性与澄清水的相似之处,都是纯净无瑕、光明磊落。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则是说那些浮躁之物无法污染这份清澈,同时也指出心灵的清洁是不易被世俗浊秽所侵蚀。"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沈"中,“方寸”比喻心田,而“悬高鉴”则是形象地表达了对道德高度的追求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诗人通过"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表达了面对清泉时,能够像面对一面明镜那样,自我警醒、静心思索。最后"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则是指出这种高洁的品德和谨慎的心态,是可以传承家庭美好教诲,并与古往今来的正直之风相得益彰。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清净心灵的向往,而且也展示了中国古人对于道德修养和自我要求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崔颢

崔颢
朝代:唐   籍贯: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生辰:hào)(704—754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黄鹤楼》。
猜你喜欢

寄无为居士

世俗事无尽,养高心自閒。

蔬园通绿野,林坞带青山。

丹灶忘添火,云庵懒著关。

别应修省术,七十见朱颜。

(0)

颂一百则·其十二

金乌急,玉兔速,善应何曾有轻触。

展事投机见洞山,跛鳖盲龟入空谷。

花簇簇,锦簇簇,南地竹兮北地木。

因思长庆陆大夫,解道合笑不合哭。咦。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五

晕入灵犀,胎含老蚌。正好修行,正好供养。

有人于此拂袖便行,脚跟下已吃三十拄杖。

何以见得,禅归海,经归藏。

(0)

颂古四首·其二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才拟展脚眠,蚊虫獦蚤出。

(0)

问诠禅师

觌面难逢处,如何顾鉴咦。

乞师垂半偈,免使后人疑。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九

有佛处,不得住,陕府铁牛双角露。

无佛处,急走过,南海波斯鼻孔大。

三千里外摘杨花,种豆由来生稻麻。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