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处,不得住,陕府铁牛双角露。
无佛处,急走过,南海波斯鼻孔大。
三千里外摘杨花,种豆由来生稻麻。
有佛处,不得住,陕府铁牛双角露。
无佛处,急走过,南海波斯鼻孔大。
三千里外摘杨花,种豆由来生稻麻。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某些教义和修行态度。首句“有佛处,不得住”强调了佛教中的无我观念,提醒人们即使在佛法盛行的地方,也不应执着停留,应保持一颗超脱的心。次句“陕府铁牛双角露”借铁牛的形象,比喻修行者不应被外在物质或形式所束缚,如同铁牛虽有威猛之形,但其双角暴露在外,象征内心的坦诚与不隐藏。
第三句“无佛处,急走过”进一步阐述了不执着于有佛之地,即使在看似无佛法之处,也要迅速通过,表明修行者应随缘自在,不拘泥于特定环境。最后一句“南海波斯鼻孔大”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心胸开阔,如同南海波斯人的鼻孔般广大,暗示修行者应有包容万物的胸怀。
最后两句“三千里外摘杨花,种豆由来生稻麻”则寓言般地表达出因果律,无论身处何方,只要用心播种,无论是杨花还是豆子,都能结出相应的果实,寓意修行者不论在何处,只要精进修行,都能收获智慧和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寓言,传达了佛教关于放下执着、随缘自在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
往时渡长芦,行役甚迫束。
忽逢万人杰,大胜十年读。
升沉既日异,岁月空电速。
公乎国元龟,用舍兴替卜。
如何白玉堂,儤直不满宿。
共惟中兴主,志扫伊吾北。
宁容廊庙具,尚赋诸侯禄。
相茵朝以登,胡骑夕可逐。
斯民补疮痏,郡县宽金谷。
重将大手笔,继镂泰山玉。
子房思赤松,冠挂带不束。
高风动缙绅,盛事争诵读。
向来进匪锐,今退那得速。
皇帝六载冬,熏燎郊再卜。
均釐际盖壤,赍予首耆宿。
煌煌旧使星,密映紫微北。
要令对青黎,聊复寓天禄。
人言骥虽老,万马未易逐。
方为帝者师,敢请罢辟谷。
鲁公从周公,荣哉佩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