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
《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河海翻飞信有由,相逢莫学楚囚愁。

人方椎髻说苏子,天把布衣存武侯。

世变古今张与翕,人心造化去中留。

云南高处应看透,许得溪翁入坐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nèixiōngshūtōngsǒutàiyúnnánsēngshè
sòng / chénzhù

hǎifānfēixìnyǒuyóuxiāngféngxuéchǔqiúchóu

rénfāngzhuīshuōtiāncúnhóu

shìbiànjīnzhāngrénxīnzàohuàzhōngliú

yúnnángāochùyìngkàntòuwēngzuò

注释
河海:江河。
翻飞:翻腾。
信:确实。
由:道理。
相逢:相遇。
楚囚:被囚禁的楚国人,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愁:忧虑。
椎髻:古代男子的一种发型,类似椎状。
苏子:苏轼,宋代文学家。
布衣:平民百姓。
武侯: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慧和军事才能著称。
世变:世间变化。
古今:古今。
张与翕:张开和闭合,比喻事物的起伏变化。
人心:人的内心世界。
造化:自然法则,命运。
去中留:离去与留下,指生死轮回。
云南:中国省份,位于西南部。
高处:高海拔的地方。
看透:洞察。
许:允许。
溪翁:溪边的老翁,泛指隐士或闲适之人。
入坐:坐下。
翻译
江河翻腾自有其道理,相遇时不要像楚囚般忧虑重重。
人们正梳着发髻谈论苏轼,上天却赋予平民百姓以诸葛亮般的才智。
世间变迁如同开合的天地,人心在生与死之间流转。
站在云南的高处应当看得透彻,是否允许溪边老翁在此静坐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诗中,诗人以河海翻飞为喻,表达世间变化之大,强调相逢时不应像楚囚般忧虑重重。他赞赏人们在逆境中仍能像苏轼那样乐观豁达,又提到上天赋予普通人如诸葛亮般的才智和使命。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变迁如同呼吸一般张弛有度,而人心在其中得以留存智慧。最后,诗人站在高处的云南,寄望能够看透世事,邀请那位溪边的隐士一同坐谈,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题崇庆刺史常君殉节录

初秋夜坐孤镫光,烈风雷雨来虚堂。

正襟披诵殉节录,忠义郁勃淩清霜。

呜呼常君一儒士,杀身成仁不畏死。

志行卓立由平生,仓卒赴难非偶尔。

钟英山岳生东辽,博涉经史当垂髫。

谈诗击剑兼习射,酒酣英气干青霄。

一缕精诚见心术,填溢衷肠皆热血。

题篇曾泣费敬侯,读史常怀周遇吉。

纵谭成败意气豪,抚膺太息苍天高。

捧檄西充多惠政,三军给饷驰驱劳。

朝廷考最迁州牧,感激酬恩志益笃。

逆酋反覆恣披猖,仓黄转掠木果木。

常君一怒发冲冠,慷慨应敌凭雕鞍。

提刀见贼击且骂,厉声震野风号寒。

精灵奋发排海岱,荧惑欃枪三舍退。

彼众我寡势不支,可怜被创身首碎。

战袍铁裂血模糊,此日伤心大丈夫。

万民感动尽泣下,名留竹帛千秋俱。

天家旌忠立祠庙,忠魂常与日星耀。

蜀江遗烈长如生,青史垂芳许凭吊。

(0)

赋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试诵垂堂戒,冰兢慎所趋。

百年野马过,七尺火牛驱。

蜀道人心险,秋云世态殊。

周行如砥矢,珍重认前途。

(0)

赠陈克甫诗

夜过浮丘月满山,一尊相对坐漫漫。

门临大海风涛壮,家有小天星斗寒。

(0)

绝句

别后多游沧海东,忽携诗卷到山中。

立谈数语飘然去,满径松花落午风。

(0)

水村歌

舟摇摇兮,风袅袅兮。波鳞鳞兮,鸥翩翩兮。

扣舷渔歌兮,孰知其他兮。

(0)

剪湘云.秋海棠叶底多红纹,偶从山中觅得一种,叶上下纯绿,正面尤生翠可爱,花复耐久,因移植书阁,为制此词

瘦却剩烟,娇偏宜雨。傍窥宋墙阴,目断初遇。

别是幽情脂粉外,那得红丝轻许。

系天涯、归梦绿罗裙,添两眉愁聚。

谁念补屋牵萝,卖珠回去,正袖薄天寒,风韵凄楚。

小蹙凌波铅泪滴,剪破湘云一缕。

向西窗、密约美人蕉,和影儿私语。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