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池馆昼偏凉,何处飘来桂子香。
起傍雕阑看秋色,广寒宫殿近昭阳。
松阴池馆昼偏凉,何处飘来桂子香。
起傍雕阑看秋色,广寒宫殿近昭阳。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直房闻桂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首句“松阴池馆昼偏凉”以松树的阴凉和池馆的宁静,烘托出环境的清凉宜人,暗示了季节可能是秋季。接下来的“何处飘来桂子香”巧妙地通过问句,引发读者对香气来源的好奇,桂花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为整个画面增添了诗意。
“起傍雕阑看秋色”诗人起身离开座位,来到雕饰精美的栏杆旁,特意去欣赏这秋日的景色,进一步感受这份桂香带来的清新与宁静。最后一句“广寒宫殿近昭阳”,诗人将桂花的香气比喻为来自广寒宫(传说中月宫)的仙气,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暗指皇宫的奢华与尊贵,因为“昭阳”通常指的是帝王居所的代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午后的一段闲适时光,通过桂香这一意象,传递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惟宋五世,将郊泰玄。祗若前典,钦崇道尊。
其日吉午,天时薄寒。帝出斋寝,朝神紫垣。
降辂就次,被龙搢山。礼荐苍玉,乐歌太安。
酌以琼醴,羞以灵飧。飙御来格,上诚益虔。
思我基命,系于帝轩。真祖膺符,锡类贻孙。
皇继其志,受祉弥繁。炎炎景历,亿万斯年。
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下帷对古人,何暇复窥园。
使君本学武,少诵《十三篇》。
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
才智谁不如,功名叹无缘。
独来向我说,愤懑当奚宣。
一见胜百闻,往鏖皋兰山。
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
翠栝东南美,近生神岳阴。
惜哉不可致,霜根络云岑。
仙风振高标,香实陨平林。
偶随樗栎生,不为樵牧侵。
忽惊黄茅岭,稍出青玉针。
好事虽力取,王城少知音。
岂无换鹅手,但知觅来禽。
高怀独夫子,一见捐橐金。
得之喜不寐,赠我意殊深。
公堂开后阁,凡木愧华簪。
栽培一寸根,寄子百年心。
当恐樊笼中,摧我鸾鹤襟。
谁知积雨后,寒芒晓森森。
恨我迫归老,不见汝十寻。
苍皮护玉骨,旦暮视古今。
何人风雨夜,卧听饥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