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秋无数,空香雪满庭。
溪回双股碧,峰断两眉青。
禅影林俱寂,经声鸟自听。
岩云吹欲堕,千仞立孤亭。
花发秋无数,空香雪满庭。
溪回双股碧,峰断两眉青。
禅影林俱寂,经声鸟自听。
岩云吹欲堕,千仞立孤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山林的独特魅力。首句“花发秋无数”,以“无数”二字强调了秋天花开之盛,虽是秋季,却依然生机勃勃,与季节的萧瑟形成对比。接着,“空香雪满庭”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花香比作雪花,既形象地描绘了香气的纯净与飘逸,又营造出一种洁白、宁静的氛围。
“溪回双股碧,峰断两眉青”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溪流蜿蜒曲折,碧波荡漾,山峰则如同画中人物的双眉,青翠欲滴,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山水仿佛有了生命,增添了生动感。
“禅影林俱寂,经声鸟自听”则是对禅院环境的描写,林间寂静无声,只有诵经之声与鸟鸣相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岩云吹欲堕,千仞立孤亭”描绘了岩石上白云轻轻飘动,似乎随时会落下,而远处的山峰之上,一座孤亭独立,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亭子的孤独与静美,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喧嚣的世界之外,寻求一片心灵的净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完完明月珠,蓄彼万丈渊。
径寸不可睹,馀辉媚清川。
道人实有道,胶口默不传。
心闲气自和,眉宇常蔼然。
邦人昔致师,欲以居法筵。
文移动帅府,礼数端亦虔。
冥鸿避网罗,矫翼从高骞。
朅来灵山隅,圆蒲味深禅。
盛德不自显,与物同周旋。
儿曹恃文采,毫末争丑妍。
相逢广坐间,肯顾斯人贤。
茫茫大化中,浮名暂腥膻。
吾知道人意,反汝生哀怜。
簿领纷相压,尘埃懒未堪。
轻阴人割麦,微雨客忧蚕。
照水荷衣薄,迎风柳鬓鬖。
微吟聊自释,一梦满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