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箸上前筹敌势,中人偷记画成图。
临边捷奏纷纷至,按籍真如验左符。
借箸上前筹敌势,中人偷记画成图。
临边捷奏纷纷至,按籍真如验左符。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场上的紧张局势与智谋较量。首句“借箸上前筹敌势”,生动地展现了军事策略的制定过程,仿佛是将筷子作为工具,在战场上进行战略规划,预判敌方动向。接下来,“中人偷记画成图”则暗示了内部有人秘密记录并绘制出敌军布局,这一细节揭示了情报收集与战略部署的紧密联系。
“临边捷奏纷纷至”描绘了前线战报频繁传来,显示出战场上的激烈与紧迫。而“按籍真如验左符”则意味着通过查阅档案资料,验证了这些战报的真实性,确保了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与策略,也体现了信息在军事行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对决策支持的重要性。
佛说菩提泉,其性本澄澈。
人乃无芜秽,谁能还莹洁。
我观浸碧泉,泓渟贮芳冽。
恰如老师心,风止云迹灭。
忆昔著诗句,无乃太疏拙。
弹指二十年,相看头已雪。
老师辟新轩,眼方颇虚彻。
得得穴山窦,一脉引幽绝。
清泚贯花径,冷暖资众啜。
一动一以静,谁盈复谁竭。
水性本不殊,地势差有别。
即此两水间,尽是广长舌。
学子来问话,当以无说说。
但见香林香,薰蒸千万叶。
先生在荷峰,此日赋泉石。
及今又重午,领客酌莲碧。
教雨落九垓,随地成廉泽。
师友系天伦,岂必同过客。
孔孟与曾颜,日月照不息。
袖香拜邹鲁,历历抚遗迹。
沂水并尼山,雩坛俨如昔。
晞发濯我缨,埃溘尽湔涤。
归来见佳吟,转觉肝胆易。
此事不得再,此日良可惜。
自怜饮食身,犹受气形役。
何当坐百原,一啸脱尘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