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中夜坐》
《秋中夜坐》全文
唐 / 李昌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空庭吟坐久,爽气入荷衣。

病叶先秋落,惊禽背月飞。

瘴云晴未散,戍客老将依。

为应金门策,多应说战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zhōngzuò
táng / chāng

kōngtíngyínzuòjiǔshuǎng
bìngxiānqiūluòjīngqínbèiyuèfēi

zhàngyúnqíngwèisànshùlǎojiāng
wèiyìngjīnménduōyìngshuōzhàn

注释
空庭:空旷的庭院。
吟坐:吟咏独坐。
爽气:清凉之气。
荷衣:穿着荷叶制成的衣服。
病叶:病态的叶子。
先秋落:提前落下。
惊禽:受惊的鸟儿。
背月飞:背对着月亮飞。
瘴云:南方湿热地区的乌云。
晴未散:雨后还未消散。
戍客:戍守边疆的人。
老将:年老的士兵。
金门策:献给朝廷的策略。
战机:军事机宜。
翻译
在空荡的庭院中独自坐着很久,清新的凉意穿透了我身上的荷衣。
病弱的叶子最先在秋天落下,受惊的鸟儿背对着月亮飞翔。
雨后的瘴气虽然已经转晴,但戍守边疆的人依旧年老疲惫。
他们应该在准备进献给朝廷的策略,常常谈论着战争的形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夜场景,诗人独自坐在空荡的庭院里,感觉到凉爽的空气穿透了荷叶般轻薄的衣衫。秋天来临,病弱的树叶纷纷落下,而惊起的鸟儿背对着明月飞翔。天边还残留着未散去的瘴云,而远方的戍守老将军依旧坚守岗位。

诗中的“为应金门策,多应说战机”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战争的关注与思考。在安静的夜晚,诗人的心思却飘向了国家大事和军事谋略,这既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远方战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作者介绍

李昌符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若梦,(唐诗纪事作嵓梦。此从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诗名,久不登第。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忽得一计,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中有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教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筒能瞳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或作一名)闲物要些些”。所言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之间,京都盛传。是年遂及第尝与郑谷酬赠。仕历尚书郎、膳部员外郎。(唐才子传作昌符作奴婢诗,御史劾以轻薄为文,多妨政务,遂谪官终身。此从北梦
猜你喜欢

符倅同游雁荡赓其所和范相游山韵

高才独立万夫却,险语磨崖山鬼愕。

翕然万口竞流传,一字谁能加笔削。

自怜庸钝百不聪,晚来喜见人中龙。

更看挥翰光夺目,恍如海蜃浮青红。

一时闻望已难攀,相见平居养浩然。

慷慨胸襟包海岳,轩昂高义薄云天。

散材不谓蒙知遇,孤迹何期遂保全。

碌碌未能酬国士,正惭他日尉通泉。

(0)

和陶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韵哭陈能之

陈公行古道,出处尽堪书。

俯仰端无负,初终总一如。

粤从为剧邑,平步上亨衢。

正色主风宪,弹劾靡亲疏。

故虽频补外,直性不可纡。

召还方进用,谓当推绪馀。

一朝忽撄疾,力请归旧居。

竟化辽东鹤,不作北溟鱼。

哀哉名世士,天胡赋分拘。

有子传衣钵,无钱治室庐。

(0)

四月十二日,登舟北发,同里诸子远送江干,留别一首

分携各有中年感,欲别仍留到海隈。

一水乍明初日上,晚春才了早荷开。

故园风物寻常过,别梦江湖取次回。

揽辔不须期孟博,试论天下可无哀。

(0)

喜入冬初七八得雨

夏旱连秋又及冬,大田高下总成空。

千仓已失三农望,一雨欣闻百里同。

青入平畴看麦秀,绿回枯沼喜泉通。

从今得免填沟壑,皆谢天公惠困穷。

(0)

和范希孟韵

急隐归来趣转深,静中不放一尘侵。

日长宴坐风敲竹,夜久澄心月满林。

诗句每从佳境得,酒杯长为故人斟。

时危莫用计然策,身在五湖空铸金。

(0)

括苍陈与叟携所撰春秋义例见过书于卷后

独抱麟经三十年,发挥褒贬勒成编。

休嗟当世知音少,自有遗书后代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