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沧洲计,春来湘水深。
白云松子梦,芳草楚臣心。
摇荡江边兴,萧条泽畔吟。
明霞如可掬,不惜报知音。
老去沧洲计,春来湘水深。
白云松子梦,芳草楚臣心。
摇荡江边兴,萧条泽畔吟。
明霞如可掬,不惜报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老后在江边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首句“老去沧洲计”,透露出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选择退隐于江边,寄情于自然,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接着,“春来湘水深”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湘江水位上涨的景象,也暗含着对生命流转、季节更替的深刻理解。
“白云松子梦,芳草楚臣心”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白云、松子、芳草、楚臣,分别象征着高洁、长寿、生机与忠诚,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其中,“松子梦”可能寓指长生不老之梦,“楚臣心”则可能暗含对忠诚与节操的坚守。
“摇荡江边兴,萧条泽畔吟”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江边的闲适生活与内心的情感波动。江水的摇曳与诗人的吟唱,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明霞如可掬,不惜报知音”表达了诗人愿意分享美好事物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他希望与知音共享这份美好,传递生活的喜悦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人生的深刻体悟,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哲学意味。
寿皇圣祖兴居久,先帝思亲展孝弘。
神御妥灵宋遗制,衣冠原庙汉诸陵。
钦承有继馨香荐,追远长怀陟降凭。
子午向山期必正,规模合度量为增。
僾闻忾见千秋永,景福鸿禧百世凝。
观德皇皇惟是凛,肯堂切切讵斯能。
我爱碧云寺,香山一脉连。
回峰成左障,隔壑据层巅。
古刹尘埃暗,山僧岁月延。
望中已久矣,到此实初焉。
助景因经始,施檀亦偶然。
照园辉佛日,梵网焕诸天。
是日新秋霁,静宜驻跸便。
试参山水秀,果占画图全。
衣履如沾润,林峦益逞妍。
一泓天半澈,百道涧边悬。
有句皆清绝,无心不静蠲。
徘徊瞻圣藻,俯仰忆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