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解》
《自解》全文
金 / 刘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投绂归来岁月过,清閒殊胜吏分窠。

人思狡兔藏三窟,我愿白鸥同一波。

棋局何妨烂樵斧,印章终欲博渔蓑。

人间万事俱尘土,醉倒尊前奈我何。

(0)
鉴赏

这首诗《自解》由金代诗人刘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

首句“投绂归来岁月过”,诗人以“投绂”这一古代官员卸任的象征,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的生活状态,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岁月过”三个字,既是对时间无声流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告别。

“清閒殊胜吏分窠”一句,诗人将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官场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清闲生活的美好与价值。这里的“吏分窠”借用了“分窠”一词,原意指鸟儿分巢而居,此处比喻官场中各司其职、忙忙碌碌的状态,与后文的“清閒”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人思狡兔藏三窟,我愿白鸥同一波”两句,运用了“狡兔三窟”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寻求自我保护的策略,而诗人则以“白鸥”自比,表达了自己愿意像白鸥一样,在广阔的水面上自由翱翔,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棋局何妨烂樵斧,印章终欲博渔蓑”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他将棋局与樵斧、印章与渔蓑进行对比,前者代表了文人的雅趣与智慧,后者则是渔夫的简朴与自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寄托,追求一种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人间万事俱尘土,醉倒尊前奈我何”总结全诗,诗人以“人间万事俱尘土”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一切功名利禄、世事变迁都如同尘土一般短暂无常。而“醉倒尊前奈我何”则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了即使在酒宴前沉醉,也无法改变自己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体现了金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刘迎

刘迎
朝代:金   生辰:约1144—1180

刘迎(约1144—1180)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猜你喜欢

过念涯营·其一

虎落周遭拥晓云,当年万马谁空群。

共传羌虏湟中策,不数楼船海上军。

夜柝声严鱼丽阵,黄幡影动驺虞纹。

一从夷叟投关后,芳草依然映夕曛。

(0)

太平学舍八首·其三

陈良称楚璧,姜相擅南金。

文物动千古,风流越在今。

洞犀箭砺镞,习羽鹰低林。

莫遣流光迈,负君头上簪。

(0)

南曹假归秋杪入山遍访僧舍爱忍草庵之胜宿也

山静路逾僻,庵孤景亦异。

炊烟当午断,林木经秋翳。

片月上高松,回飙韵空际。

潮音和梵音,梦觉何思议。

况有长明灯,群方破昏呓。

我留庵中宿,不唾庵中地。

乞假香火缘,便为归休计。

卜居更卜邻,法侣从所契。

茅屋近可营,余生舟不系。

金绯尔何物,去去如脱屣。

(0)

酬陈鸣野移尊见枉东林园亭

有客自于越,故乡烟水深。

披图访海岳,载酒造园林。

鸾啸发清籁,虬髯听朗吟。

极知嵇叔夜,颇惬吕安心。

(0)

题小蓬瀛轩三首·其三

涧头绿水流花净,谷口青林送雨凉。

银鹤舞空秋澹澹,玉笙吹月夜茫茫。

(0)

碧山吟社和匏庵吴太师韵二首·其二

江左风流感昔贤,寥寥谁复寄真诠。

攒眉不禁陶公酒,合掌同参惠远禅。

词赋一时追绝响,莺花三月缔清缘。

相看惚是耆英侣,丘壑论文老更全。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