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
年华空自老,心事复谁知。
未有盍簪日,还须上冢时。
绪馀何足论,相对但期期。
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
年华空自老,心事复谁知。
未有盍簪日,还须上冢时。
绪馀何足论,相对但期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蜀地客居时的感慨与思考。"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表明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乐于留连,愿意为了学习和修养而暂时停留。"年华空自老,心事复谁知"则抒写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感受的孤独,无人能够真正理解诗人的心事。
"未有盍簪日,还须上冢时"中,“盍簪”即指古代祭祀祖先时所用的玉簪,这里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担忧。"绪馀何足论,相对但期期"则是诗人面对现实无奈,只能与友人相对而立,心中充满了期盼。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孤独,同时又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修养乃至于传统文化的渴望和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长日无所为,高卧聊自如。
清风拂庭树,萧萧窗户虚。
旷逸追羲皇,粹和反华胥。
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
方今少阳交,田野东作初。
壮者固不暇,老者日竞趋。
胡为乃自便,徐徐以于于。
从吏代力耕,饱食良自娱。
事贤庇敏政,宿官特多馀。
念兹寄幽閒,未觉劳簿书。
但恨不可雕,正当砭其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