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绝命,百姓何震愆。
岁暮霜雪至,悠悠事南迁。
羁鸟哀去巢,游鱼乐怀渊。
如何道旁子,逝将不复还。
西望周郑郊,顾想河洛间。
伯鱼不可作,涕流为沦涟。
皇天不绝命,百姓何震愆。
岁暮霜雪至,悠悠事南迁。
羁鸟哀去巢,游鱼乐怀渊。
如何道旁子,逝将不复还。
西望周郑郊,顾想河洛间。
伯鱼不可作,涕流为沦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杂诗二十二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人生离别的感慨。
首句“皇天不绝命,百姓何震愆”,诗人感叹上天虽然没有断绝人的生命,但人间的灾祸却让百姓心惊胆战。接着,“岁暮霜雪至,悠悠事南迁”描绘了岁末时节,霜雪降临,人们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家园,迁徙他方的景象,隐含着对生活的无奈与辛酸。
“羁鸟哀去巢,游鱼乐怀渊”运用比喻手法,以“羁鸟”(被束缚的鸟)离开巢穴的哀伤,与“游鱼”在深水中的快乐形成对比,表达了人在外漂泊的痛苦与内心的渴望。接下来,“如何道旁子,逝将不复还”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那些永远无法回归故土之人的深切同情。
最后,“西望周郑郊,顾想河洛间”描述了诗人向西眺望,怀念周郑之地和黄河洛水之间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伯鱼不可作,涕流为沦涟”则是对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以泪如涟漪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命运无常以及对故乡深深眷恋的情感,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
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
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
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
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
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
秋尽书窗惊白发,晚冲霜叶下青岑。
大河风急寒声远,高岭云开夕影深。
别后寂寥无限意,野花门路草虫吟。
潺湲子陵濑,髣髴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