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程公辟转运江西》
《程公辟转运江西》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江西一节铸黄金,最慰章滨父老心。

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

馀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

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

(0)
注释
江西:指代江西省。
铸:铸造。
黄金:贵重金属,比喻荣耀或财富。
慰:安慰。
章滨父老:章滨地区的父老乡亲。
心:心情。
长孺:人名,这里指某位姓长孺的人。
真强予:真正给予,形容人的慷慨。
次公:又一尊称,可能也是人名。
重临:再次来临。
馀风:遗留下来的风气或风俗。
欢谣:欢快的歌谣。
陈迹:过去的遗迹。
胜事:美好的往事。
豫想:预料,期待。
新诗:新的诗作。
能寄我:能寄给我。
十年华省:十年在某个重要的地方任职。
故情深:深厚的旧情。
翻译
在江西的一片土地上,黄金铸造的盛举让章滨的父老乡亲感到欣慰。
长孺先生向来慷慨大方,如今再次到来,如同重逢。
这里的风俗仍有欢快的歌谣流传,过去的遗迹也隐藏着许多佳话。
我期待着他能寄来新的诗篇,那是他在十年华省任职时深厚的情谊。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父老的思念。诗中“江西一节铸黄金”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是对家乡江西的一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寄托,“最慰章滨父老心”则显示了这份物资所带来的温暖和安慰,反映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底层的关怀。

“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两句中,王安石以亲身经历为素材,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百姓福祉的关心与努力,这里的“长孺”指的是长子,即作者自己;“次公”则可能是指自己的弟弟或同僚。这里强调了作者对社会责任的持续承担。

“馀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通过诗人的感受和回忆,将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和文化自豪感。这里的“馀风”指的是余下的风尚或遗风,“欢谣”则是美好的歌谣,“陈迹”则意味着过去的足迹或遗迹。

最后,“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文学创作和个人情感的期待。这里“豫想”即预期、期待,“新诗”指的是新的文学作品,“十年华省”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通过这样的表达,王安石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社会及个人责任的一贯关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五泄山

不到兹山三十年,重来风物自依然。

两源秋色排千嶂,五级泉声落半天。

绝唱尚传闲老句,幽栖犹想默诗禅。

回头迥与尘寰隔,何必蓬莱始是仙。

(0)

挽鲁奉议·其二

盛大身攸致,勤劳力克堪。

仁心兼五福,庆泽在诸男。

经罢翻灵运,人知吊老聃。

百年嗟已矣,终始自无惭。

(0)

新兴

老子爱江水,江面开竹门。

江流竹影薄,子细见前村。

(0)

九月十六日示内二首·其一

又见黄花日,清觞且对飞。

白头夫妇少,无事笑谈稀。

官小何时去,家贫几日肥。

更须烦德曜,相伴老残晖。

(0)

吴几圣许分蜡梅栽二首·其一

林下幽姿恼杀人,书来分我月黄昏。

杜陵老子堪怜许,枉乞桃栽一百根。

(0)

食蛤蜊一首

旧闻若士升中天,俗眼未识乌鸢肩。

据龟食蛤结汗漫,卢敖尚肯游人间。

高谈谩骂沈昭略,坐视元长嗤稚弱。

更言且共食蛤蜊,忿气难平两讥谑。

下临无地高无天,更作儿女争媸妍。

平生我亦笑二子,岂知真味含芳鲜。

何如结屋清江曲,风雨关门酒初熟。

自烹折鼎吹湿薪,笑倚胡床摩醉腹。

但愿年年对蛤蜊,一杯荐我梨花玉。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