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霏滋晓寒,叶哢新野听。
万象宿雨馀,洁斋无欠净。
霁曦耿欲吐,远峰忽复暝。
林庐居者谁,户与碧山映。
蔷薇上木末,不架得初性。
彼卧晏未兴,我征漂靡定。
悁然怀吾庐,花竹幽更盛。
兹焉独足羡,自视不差胜。
顾瞻江之西,心速路逾夐。
似闻前溪水,尽还旧沙径。
花霏滋晓寒,叶哢新野听。
万象宿雨馀,洁斋无欠净。
霁曦耿欲吐,远峰忽复暝。
林庐居者谁,户与碧山映。
蔷薇上木末,不架得初性。
彼卧晏未兴,我征漂靡定。
悁然怀吾庐,花竹幽更盛。
兹焉独足羡,自视不差胜。
顾瞻江之西,心速路逾夐。
似闻前溪水,尽还旧沙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居生活图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平和满足。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花霏滋晓寒”、“叶哢新野听”等,营造出一个清晨幽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春天里花开的声音,感受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
"万象宿雨馀,洁斋无欠净"一句,通过对比衬托,表达了诗人居所的清洁和纯净,这里的“万象”指的是一切景物,都被夜间的雨水洗涤得干干净净。接着,“霁曦耿欲吐,远峰忽复暝”则描绘出天气转换时光与影的对比,诗人捕捉到了日出前夕阳光与山峰之间微妙的关系。
"林庐居者谁,户与碧山映"一句,通过提问和对景物的描述,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生活空间,这里的“林庐”是指深藏于森林之中的简单住所,而“户与碧山映”则展示了居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蔷薇上木末,不架得初性"表达了对原始本性的珍视,诗人通过观察到蔷薇攀附在树梢之上的情景,强调了一种不受外界影响、保持自我本真状态的生活态度。
随后的“彼卧晏未兴,我征漂靡定”则是对比,诗人将自己与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对照,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念。
"悁然怀吾庐,花竹幽更盛"一句,通过“悁然”这个词语,传达了一种淡定与满足的情感,而“花竹幽更盛”则是对居所环境美景的描绘,更强化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喜爱。
最后,“兹焉独足羡,自视不差胜”表明诗人在此刻此地的满足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遗憾,是一种胜过他人的生活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对山居生活美好的赞颂,它通过诗人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
淡月看花似雾中,遽呼灯烛倚花丛。
夜来月色明如昼,却向庭芜数落红。
不恨穷途,所恨吾生,不见古人。
似道傍郭泰,品题季伟,舟中谢尚,赏识袁宏。
又似元之,与苏和仲,汲引孙丁晁李秦。
今安在,但高风凛凛,坟草青青。江东无我无卿。
政自要胸中分渭泾。
叹今人荣贵,祗修边幅,斯文寂寞,终欠宗盟。
面蹉长江,目迷东野,却笑韩公接后生。
知音者,恨黄金难铸,清泪如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