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桃花千树春,回看风物总成尘。
凭君莫恨人难遇,何限人间不遇人。
玉洞桃花千树春,回看风物总成尘。
凭君莫恨人难遇,何限人间不遇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名为《重有感》。诗中描绘了玉洞桃花盛开的美景,却最终归于尘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玉洞桃花千树春”,以“玉洞”点出地点的神秘与高洁,桃花千树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回看风物总成尘”一句,笔锋一转,将眼前的美景与最终的消逝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与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虚无的命运。
“凭君莫恨人难遇”一句,诗人似乎在劝慰他人或自我宽慰,不要因为难以遇到理想中的知己或美好事物而感到遗憾或痛苦。这里蕴含着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即在世间的诸多不完美和遗憾中,保持一种豁达和理解的态度。
最后一句“何限人间不遇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指出人间的许多美好与理想往往难以实现,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无常与遗憾时的超然态度。
醉来不觉和衣卧,小楼未灭看书火。
梦回四壁走风涛,空床听雨三更坐。
忽忆少时吟兴狂,君与董侯同过我。
席门蓬径话终朝,宝马高车停道左。
董侯欲去君且留,予时更鼓潇湘舵。
落落风尘老渐来,萧萧白发生无那。
君才自足奋桑榆,致身不肯游青琐。
屈伸潜跃各有时,南北东西何不可。
董侯屡寄山阴书,君来日剥离支果。
从前屈指几烟云,吾辈幸存非坎坷。
君不见五羊城下阴雨中,刘苑荒芜赵台堕。
千秋吏部文章在,三月中丞节钺来。
庙压平潮诸岛没,天横峰影海门开。
布衣未敢辞高宴,赤舄无嫌踏野苔。
南国禹功元不到,安流须仗济川才。
真妄非二途,愚智各有适。
同此闻见中,心目异喧寂。
西郊亦人境,静者得幽僻。
交错引翠条,萧疏布林石。
春事满高窗,鸟声在檐隙。
悠然古招提,旷若新开辟。
嘉招及令序,竟日随飞锡。
论诗陋休远,析理兼玄易。
既丧我于吾,焉知主为客。
欲别闻清钟,溪山暮云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