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登江上山,颇爱江上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烟树。
长风不起渔歌閒,大鹄小凫争往还。
坐身突兀峭茜表,著眼莽苍熹微间。
归来举头触四壁,但觉膏肓有泉石。
谁洗丹青开墨素,令我苍翠流裀席。
摩挲旧游亦如此,彷佛烟霞指端起。
山凹那当别有云,天低不辨谁为水。
吴兴王孙妙自知,不讳前身为画师。
直将平远苕霅趣,写出滉瀁金焦奇。
老夫手挈卢敖杖,更办鸱夷五湖舫。
欲作寰中汗漫游,即披此卷神先往。
昔登江上山,颇爱江上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烟树。
长风不起渔歌閒,大鹄小凫争往还。
坐身突兀峭茜表,著眼莽苍熹微间。
归来举头触四壁,但觉膏肓有泉石。
谁洗丹青开墨素,令我苍翠流裀席。
摩挲旧游亦如此,彷佛烟霞指端起。
山凹那当别有云,天低不辨谁为水。
吴兴王孙妙自知,不讳前身为画师。
直将平远苕霅趣,写出滉瀁金焦奇。
老夫手挈卢敖杖,更办鸱夷五湖舫。
欲作寰中汗漫游,即披此卷神先往。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赵松雪重江叠嶂图歌》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赵松雪所绘山水画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以及诗人对画面意境的深刻感受。诗中以江上山景为引子,通过"天际识归舟,云中辨烟树"的细腻观察,传达出画面的深远与层次感。接着,诗人运用"长风不起渔歌閒,大鹄小凫争往还"的动态元素,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气息。
诗人进一步描述自己在画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如"坐身突兀峭茜表,著眼莽苍熹微间",表达了山势的峻峭和光影的微妙变化。回到现实后,诗人仍沉浸于画中的情境,感叹画作仿佛能洗涤心灵,"令我苍翠流裀席",并将其比作烟霞般飘渺。
最后,诗人借用典故,赞赏画家吴兴王孙(可能指赵松雪)的才华,他能捕捉到苕霅和平远的意趣,并在画中展现出金焦山的奇特景象。诗人甚至表示自己愿意追随画中的世界,"欲作寰中汗漫游",足见他对画作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创作的深度解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