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嘘为风,云流为水。人之小人,人之君子。
鸭不能飞,蚓不能跃。枭哭非愁,鸾歌非乐。
无曰升天,天卑于渊。无曰瞰渊,渊高于天。
即佛即圣,非儒非禅。
气嘘为风,云流为水。人之小人,人之君子。
鸭不能飞,蚓不能跃。枭哭非愁,鸾歌非乐。
无曰升天,天卑于渊。无曰瞰渊,渊高于天。
即佛即圣,非儒非禅。
这首诗《别石篑(其九)》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人性、自然以及哲学思考的深刻洞察。
首先,“气嘘为风,云流为水”运用了自然现象的比喻,将人的气息比作风,将云的流动比作水,暗示了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相互影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接着,“人之小人,人之君子”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指出每个人内心都同时存在着善恶两面,既有君子的高尚品质,也有小人的低劣行为,表达了对人性内在矛盾的深刻理解。
“鸭不能飞,蚓不能跃”通过动物能力的限制来象征人类行动的局限性,提醒人们认识到自身能力的边界,同时也寓意着在特定环境下,即使有心向善,也可能力不从心。
“枭哭非愁,鸾歌非乐”则进一步探讨了情感表达的主观性,指出不同生物或个体对于同一情境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强调了情感体验的个性化和相对性。
“无曰升天,天卑于渊。无曰瞰渊,渊高于天”这一段以天与渊的对比,表达了对宇宙观的思考,指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有限,无论是仰望天空还是俯视深渊,都只能看到局部,无法完全理解整个宇宙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即佛即圣,非儒非禅”则触及了宗教与哲学的融合,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宗教与哲学界限的综合观念,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与智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袁宏道对人性、自然、宇宙以及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他作为文学大家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舵楼横笛孤吹,暮云散尽天如水。
人间底事,忽惊飞坠,冰壶千里。
玉树风清,漫披遥卷,与空无际。
料嫦娥此夜,殷勤偏照,知人在、千山里。
常恨孤光易转,仗多情、使君料理。
一杯起舞,曲终须寄,狂歌重倚。
为问飘流,几逢清影,有谁同记。
但尊中有酒,长追旧事,拚年年醉。
夜闻空箪齧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