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齧。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齧。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书房生活和学习氛围的诗句。诗中的“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齧”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贫困生活,他像一只饥饿的老鼠,在漫长的夜晚中只能空自咬嚼牙关,表现了内心的焦虑和无奈。紧接着“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则是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写,他使用简陋的工具(瓦池)来研磨墨汁,用苇草做成的笔管蘸着从柿树上采摘来的果实作为笔头,这些都反映出诗人的贫穷和对书学的执着。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一句中,“唐夫子”可能指的是唐代的一位学者或文学家,而“乌玉玦”则是一种珍贵的饰物,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不可及,诗人都愿意去追寻和学习。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一句中,“先生”可能是指诗人的师承或者仰慕的对象,而“圭璧烂箱箧”则形容这些知识和文化遗产被珍藏在华丽的盒子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前贤遗风的尊崇和传承。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一句描绘出诗人在晴朗的窗边清洗砚台准备书写的情景,而“蛇蚓稍蟠结”则是形容文墨纸上的笔迹连绵不断,就像小蛇和蚯蚓一样缠绕相接,表现了诗人的写作状态。
最后,“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则是一种生活情景的描写,有好心的人看到诗人在书房里勤奋地写作,便会敲门请求诗人给他们写些可以让人醉心忘返的文字。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贫穷、执着,以及他对知识文化的尊崇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淡定和从容的生活态度。
剑江东望山如龙,水势曲与山相从。
山盩水厔气所钟,山居山人居其中。
碧眼白首颜如童,长日跏趺坐高舂。
悬河大口谈空空,宝花散落随天风。
万年香社人所宗,千章乔木阴重重。
峥嵘华构交青红,我来作邑丰水东。
思怀瓣香加敬恭,我本有发老僧翁。
误落尘网徒匆匆,渊明结社意亦浓。
但恐酒狂不相容,作诗先此询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