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狗白衣瞬息中,况闻五岭满刀弓。
亲朋敢望今谁在,城郭应知到处空。
苏子堤边尸藉草,越王台上鸟呼风。
纵令万里馀残魄,那得音书到海东。
苍狗白衣瞬息中,况闻五岭满刀弓。
亲朋敢望今谁在,城郭应知到处空。
苏子堤边尸藉草,越王台上鸟呼风。
纵令万里馀残魄,那得音书到海东。
这首诗《怅望》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苍狗白衣瞬息中,况闻五岭满刀弓”以“苍狗”与“白衣”象征世事变化无常,如同白云苍狗般转瞬即逝。接着“况闻五岭满刀弓”一句,通过描绘五岭地区战事频繁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动荡与残酷。
颔联“亲朋敢望今谁在,城郭应知到处空”则转向个人层面,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与担忧。诗人自问,如今还能有多少人还在身边?城郭的变迁似乎也反映了人心的离散与孤独。
颈联“苏子堤边尸藉草,越王台上鸟呼风”运用典故,将历史人物苏轼与越王勾践的故事融入其中,通过“尸藉草”与“鸟呼风”的凄凉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生命的脆弱感。
尾联“纵令万里馀残魄,那得音书到海东”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在万里之外,也难以得到亲朋好友的消息,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绣衣使者,度郢中绝唱,阳春白雪。
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
粉省香浓,宫床锦重,更把丝絇结。
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热。
还记岭海相从,长松千丈,映我秋竿节。
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只要东归,归心入梦,梦泛寒江月。不因莼鲙。
白头亲望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