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华甘露寺》
《少华甘露寺》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

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

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

长欲然香来此宿,北林猿鹤旧同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ǎohuágān
táng / zhèng

shíménluójìngtiānlínguìfēnghuángyuǎnjìnwén
yǐnjiàn鹿xuānshuāngpàishuǐ

shànglóusēngyún
yānbáoguānchéngméiyuǎnchūqíngwèifēn

chángránxiānglái宿běilínyuánjiùtóngqún

注释
石门:山中的一道门。
萝径:长满藤蔓的小路。
天邻:接近天空。
雨桧:雨后的桧树。
风篁:风中的竹子。
远近闻:声音传得很远。
饮涧鹿:在山涧饮水的鹿。
双派水:泉水从两边流。
一梯云:一级级升向云霄的梯子。
孤烟:孤独的炊烟。
关城:边关的城楼。
渭曲:渭河的弯曲处。
长欲:常常想要。
北林:北方的树林。
猿鹤:猿猴和鹤鸟。
翻译
石门小路紧挨着天边,雨后桧树风竹声清晰可闻。
山涧中的鹿群欢鸣,泉水从两边涌出,上楼的僧人踏着云梯而行。
傍晚时分,孤零零的炊烟消失在关城之外,雨过天晴后,渭河曲段的景色分外分明。
我常想在此地燃香住宿,因为这里曾有北林的猿鹤作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中的“石门”可能指的是寺庙所在的山谷之口,而“萝径”则是通往深处的小路。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处位置的高峻和周围环境的幽静,雨后的气氛让远近皆闻到的都是自然的声音。

"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中的“饮涧”指的是鹿在溪边饮水,而“喧”则是鹿群发出的声音。"上楼僧蹋一梯云"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和尚踏着云雾登上楼阁的画面,展现了寺庙之中的超然物外。

"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这两句则转向了景色的描写,“孤烟”与“薄暮”营造出一幅黄昏时分的静谧图景,而“关城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封闭。"远色初晴渭曲分"中的“远色”指的是远处山色的层次分明,"初晴"则是天气刚刚放晴后的景象,“渭曲分”则强调了自然景物在光线变化下所呈现的不同面貌。

最后两句"长欲然香来此宿,北林猿鹤旧同群"中,“长欲然香”可能是指寺庙中的香火或是自然界中某种花草的芬芳。"来此宿"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净土的向往和留恋。而"北林猿鹤旧同群"则让人联想到寺庙周围的野生动物,猿与鹤在这里共同生活,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场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送陈泽民赴铜陵簿

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

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棘向江城。

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

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

(0)

和鲍倅·其二

参军已去作飞仙,俊逸声名久不传。

千古家风期尔振,一时句法许谁先。

心惟酷好佳山水,手不停披旧简编。

想得锦囊应是富,年来知有几千篇。

(0)

和曾吉甫寄韵呈李相之二首·其二

早已相从海上州,朅来鉴水又同游。

驱驰官路俱华发,缱绻交情异白头。

公即横翔层汉去,我将归卧故山幽。

连宵月色如明昼,乘兴还能过我不。

(0)

和许守韵

台阁如公盍见收,尚淹外补为民忧。

身为邦国三年计,心在江湖万里秋。

乘兴举杯还对月,得閒搜句或临流。

平生恨不逢名士,岂谓年来遂此谋。

(0)

和朱世同韵·其二

幽栖终日断经过,坐阅残编眼欲花。

道在固应甘淡薄,心閒尤觉厌纷华。

正惭我老无佳思,颇羡君诗似作家。

拙恶岂能赓妙句,临风吟咏祇咨嗟。

(0)

和朱世同见寄

门外青山玉作堆,山前一水更萦回。

归来虽喜风烟好,老去还惊岁月催。

不见故人增寂寞,尚怀往日共徘徊。

何时轩盖重相过,伴我花前醉百杯。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