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泽民赴铜陵簿》
《送陈泽民赴铜陵簿》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

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棘向江城。

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

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

(0)
翻译
乡村里的杰出人物已经凋零,像你这样年纪的人却显得稳重成熟。
你本应安静地在朝廷中掌管书籍,为何却要到江城去忍受艰辛?
暂且把公文视作三年的工作计划,你的事业应当有长远的目标和广阔的前景。
如果林中的贤者之才还未消逝,我们期待着能看见你的才华如同飞鸟鸣叫般展现出来。
注释
乡闾:乡村。
凋零:衰落、减少。
辈行:同辈、年龄层次。
老成:稳重成熟。
册府:朝廷或官署。
栖棘:比喻困厄、艰难。
江城:指外地的城市。
簿书:公文、文书。
三年计:长期规划。
万里程:长远目标。
林下贤人:隐居的贤士。
未泯:未消失、仍在。
拭目:擦亮眼睛,表示期待。
飞鸣:像飞鸟一样鸣叫,比喻才华展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岁月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开篇两句“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表达了时光匆匆,人们渐渐凋零,只有像君这样的人才日益成熟。这既是对朋友年华增长的肯定,也隐含着时代变迁、人事更新的无常。

接着,“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棘向江城”两句,则显示出诗人对书籍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远方之地的向往。这里的“合怀铅”暗指积累学问,而“栖棘向江城”则可能是对前往铜陵(古称江城)的期待。

中间两句“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规划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这里的“簿书”即整理档案或记录,“三年的计”表明了对未来的长期规划,而“万里之程”则象征着事业的辽阔与宏伟。

最后两句“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则充满了对智者、贤者的期待和尊崇。这里的“林下贤人”可能是指那些隐居山林之中的人物,“如未泯”意味着他们的智慧和德行还未被世人广泛认知;而“尚期拭目看飞鸣”则表达了诗人期待揭开迷雾,看清真相,期待能看到那些贤者的智慧和功绩像鸿鹄展翅高飞一般显现出来。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未来事业的规划和期待。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曲逆故城·其一

阏氏奇计出平城,薄陋由来有定评。

却得酬勋因解难,壮哉曲逆赐陈平。

(0)

雨·其二

飞章京尹报京都,属县时膏或有无。

东望云容今较重,可能普被廑怀吾。

(0)

西直门外作

右社修禋返御林,询安膝下展颙心。

才经数日春光好,更喜一天朝霭沈。

浥露麦针齐贯玉,罥烟柳线软摇金。

土膏今岁真濡润,举趾乘时慰实深。

(0)

搆虚轩有会

山阳冻解山阴冻,位置阴阳天地心。

寒暑相催又成岁,去来无定孰而今。

为轩因迥楚望惬,得句搆虚羲象吟。

变动不居真视此,丁将军注底须寻。

(0)

题董邦达山水·其三

书屋萧萧倚绿筠,风声月影静无尘。

溪桥不许支筇过,看竹妨他问主人。

(0)

赠王秘书拟张籍

欲将清境傲公侯,日向花间作意游。

道士偶来看药灶,山僧时到话书楼。

身心已托松筠静,咳唾都因泉石幽。

尚有些些未忘却,鹤笼须盖网须收。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