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
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棘向江城。
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
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
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
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棘向江城。
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
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岁月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开篇两句“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表达了时光匆匆,人们渐渐凋零,只有像君这样的人才日益成熟。这既是对朋友年华增长的肯定,也隐含着时代变迁、人事更新的无常。
接着,“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棘向江城”两句,则显示出诗人对书籍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远方之地的向往。这里的“合怀铅”暗指积累学问,而“栖棘向江城”则可能是对前往铜陵(古称江城)的期待。
中间两句“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规划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这里的“簿书”即整理档案或记录,“三年的计”表明了对未来的长期规划,而“万里之程”则象征着事业的辽阔与宏伟。
最后两句“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则充满了对智者、贤者的期待和尊崇。这里的“林下贤人”可能是指那些隐居山林之中的人物,“如未泯”意味着他们的智慧和德行还未被世人广泛认知;而“尚期拭目看飞鸣”则表达了诗人期待揭开迷雾,看清真相,期待能看到那些贤者的智慧和功绩像鸿鹄展翅高飞一般显现出来。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未来事业的规划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