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鲁太师庙作》
《过鲁太师庙作》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墨绶前朝宰,桑郊郑圃东。

丛祠临大道,遗烈凛清风。

顾我才尤薄,与君时不同。

历官无一异,得位亦三公。

屑屑刑名内,区区薄领中。

循良谁复道,贪刻自为功。

哲后方勤治,愚臣合尽忠。

承流奉宽大,宣泽务庞鸿。

此意缘思古,何人为发蒙。

神交傥来鉴,潜愿启其衷。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过鲁太师庙作》。文彦博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贤者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墨绶前朝宰,桑郊郑圃东”,开篇即点明了庙宇所在的位置,以及庙中供奉的人物身份——前朝宰相。通过“墨绶”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官职和地位,同时暗示出庙宇的历史悠久。

颔联“丛祠临大道,遗烈凛清风”,进一步描绘了庙宇的环境与氛围。庙宇周围环绕着众多的祠堂,它们紧邻大道,仿佛在向过往行人展示着历史的痕迹。而“遗烈凛清风”则通过自然界的风,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敬畏与传承。

颈联“顾我才尤薄,与君时不同”,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才学浅薄,并与先贤的时代不同。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评价,也是对先贤时代的一种怀念与敬仰。

尾联“此意缘思古,何人为发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继承和发扬古代贤人的智慧与品德,同时也期待有人能引领他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鲁太师庙的描绘,展现了文彦博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希望继承并发扬古代文化的决心。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书怀二首·其二

樗散知非济世贤,一官明道又踰年。

真人上界官都足,甘向尘寰作散仙。

(0)

寄题伸仲芳美亭

渔舟一出桃源路,烟锁云埋迷旧处。

那知九龙有仙村,漫山灼灼花无数。

人言却老是此花,只今已似刘晨家。

微风披拂飞红雨,杲日照耀蒸红霞。

似闻花间新结宇,醉吟多是神仙侣。

更求人面相映红,我欲叩门求雪黍。

(0)

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游行市井宴坐静室作务时恐缘差失念作日用偈八首·其四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谁其嗣之,我有遗则。

(0)

次韵超然春日湘上二首·其一

暮年身世极南边,病眼愁看北客船。

忆著金明池上路,宝津晴瓦隔霏烟。

(0)

与韩子苍六首·其二

从来未悟不曾迷,一见庵僧更不疑。

脱体现前无亸避,鼻头向下少人知。

(0)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其三

平生百事耳边风,尽听人嘲诈哑聋。

跌著起来还一笑,何须半夜上孤峰。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