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乌石大小二浪滩俗呼浪为郎因戏作竹枝歌二首·其二》
《过乌石大小二浪滩俗呼浪为郎因戏作竹枝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小郎滩下大郎滩,伯仲分司水府关。

谁为行媒教作赘,大姑山与小姑山。

(0)
翻译
小郎滩边有大郎滩,兄弟两人分掌水神的要塞。
无人做媒让它们联姻,大姑山和小姑山如同待嫁的姐妹。
注释
小郎滩:形容地名,可能指两个相邻的滩涂。
大郎滩:另一个地名,与小郎滩相对。
伯仲:兄弟中长幼排行的次序,这里指兄弟。
分司:分别掌管。
水府关:水神管辖的要塞或重要地点。
谁为:疑问词,谁作为。
行媒:媒人,这里指促成联姻的人。
赘:古代指女子出嫁到男家。
大姑山:一座山的名字。
小姑山:另一座山的名字。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词人杨万里的《过乌石大小二浪滩俗呼浪为郎因戏作竹枝歌二首》之二。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自然,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情感的寄托。

“小郎滩下大郎滩”,这里的“小郎滩”和“大郎滩”指的是江河中的一些水域名,通过这个设定,诗人展现了一种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

“伯仲分司水府关”,这句诗中的“伯仲”可能是指古代某些官职或人物,而“分司水府关”则是在形容一处水域的管理机构。这里通过人事物的设定,增添了诗中对自然界的描述,使得整体画面更加生动。

“谁为行媒教作赘”,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疑问和不解,仿佛在询问是谁在进行某种形式上的媒介或指导,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某些质疑或者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好奇探索。

“大姑山与小姑山”,这里的“大姑山”和“小姑山”同样是地名,通过这种亲昵而又形象的称呼,使得这两座山在诗中的形象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的亲切感受。

总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某些现象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得茅鹿门别驾广平消息

故人嗟远道,书是雁传来。

不因迁客苦,谁为寄江梅。

驿路长驱马,官亭独举杯。

悬知汉廷吏,当识贾生才。

(0)

送别南衡童侍御二首·其二

送别随征盖,那能向水滨。

共知今日酒,不是故园春。

河柳骄行色,岩花笑谪臣。

千金装宝剑,可以赠斯人。

(0)

寄乐昌王殿下

迁客滞边州,回经万里秋。

感时频仗剑,望远欲登楼。

露下芙蓉湿,风生桂子浮。

淮王池馆近,何日幸同游。

(0)

古塞上曲七首·其五

紫禁昭君生入胡,琵琶千岁唱蘼芜。

向来北去红颜妇,多少良工作画图。

(0)

出自蓟北门行

高秋宛马肥,铁骑犯边陲。

披甲挽弓矢,大半汉中儿。

扰田拥双骑,攻堡挟长锥。

扬言今岁入,定欲寇京畿。

将军既传檄,士卒亦闻知。

李牧急收保,从古有良规。

然闻仁义士,救患不踰时。

禦强能设险,以寡在悬奇。

亦言将帅勇,不忧行伍疲。

孙武教宫嫔,一朝能死绥。

何为坐偃蹇,终岁不出师。

宝剑匣中泣,无乃久精思。

(0)

声声慢.题停琴士女图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阑干。

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

薄妆乍侻,便低鬟、更自幽妍。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

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

小立徘徊,肯教流响空烟。

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