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帐才华溢彩笺,谁嘲昼寝腹便便。
侧闻已上中和颂,试请重歌相府莲。
绛帐才华溢彩笺,谁嘲昼寝腹便便。
侧闻已上中和颂,试请重歌相府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和广文俞同年贺太守(其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句“绛帐才华溢彩笺”,以“绛帐”比喻学识渊博、教书育人的场所,而“溢彩笺”则形容才华横溢之人所写的文章色彩斑斓、文采飞扬。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才华出众。
次句“谁嘲昼寝腹便便”,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些嘲笑他人昼寝、体态丰盈之人行为的不屑与讽刺。这里暗含着对主人公不为外界闲言碎语所动,保持自我、坚持本心的态度的赞扬。
第三句“侧闻已上中和颂”,“侧闻”表示侧面听到,暗示主人公的名声已经传遍四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中和颂”在这里象征着和谐、美好的评价,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受到的尊敬与推崇。
最后一句“试请重歌相府莲”,“重歌”意味着再次吟唱,而“相府莲”则是对主人公才能的极高赞誉,将他比作相府中的莲花,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其才华出众,还隐喻着他如同莲花般高洁、清雅,具有高尚的品德与卓越的才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才华、名声以及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才华与美德并重的崇尚态度。
江浙巨盗起,东南皆震惊。
王师殊未出,赤子若为情。
试赠绕朝策,愿飞燕将城。
非因肉食鄙,只欲庙谟成。
汲黯复妄发,终军思请行。
怀亲寸心急,报国一身轻。
曹刿亦问战,申胥还乞兵。
群公佐天子,努力剪鲵鲸。
秋风从西来,敲我庭下竹。
夜凉月窥樽,清光如可掬。
风月岂故人,万里慰愁独。
披衣从之游,更欲邀共宿。
泠然洗我心,耿耿安用卜。
三十八年非,庶以不远复。
俯仰天地间,平生皆可覆。
一醉梦还家,黄粱犹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