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李太白感秋》
《次韵和李太白感秋》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秋风从西来,敲我庭下竹。

夜凉月窥樽,清光如可掬。

风月岂故人,万里慰愁独。

披衣从之游,更欲邀共宿。

泠然洗我心,耿耿安用卜。

三十八年非,庶以不远复。

俯仰天地间,平生皆可覆。

一醉梦还家,黄粱犹未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和李太白感秋》。诗中描绘了秋风、月色、竹林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诗人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秋风从西来,敲我庭下竹”描绘了秋风自西而至,轻轻敲击着庭院中的竹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夜凉月窥樽,清光如可掬”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月亮仿佛窥视着酒樽,清辉如同可以捧在手心,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皎洁与柔和。

“风月岂故人,万里慰愁独”两句,诗人将风月视为慰藉孤独的故人,即使相隔万里,也能给予心灵上的慰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孤独时刻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披衣从之游,更欲邀共宿”表明诗人愿意跟随风月一同游历,甚至希望邀请它们共宿,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泠然洗我心,耿耿安用卜”中,“泠然”形容风月的清爽,仿佛能洗净诗人的心灵,使其心境澄明。“耿耿”则指心中的忧虑或不安,诗人认为在风月的陪伴下,这些忧虑自然会消散,无需再进行占卜以求解答。

“三十八年非,庶以不远复”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虽然经历了三十八年的岁月,但仍然希望能够回到过去,重获新生。

“俯仰天地间,平生皆可覆”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无论是在广阔天地之间还是平凡生活中,一切都可以被包容和覆盖。

最后,“一醉梦还家,黄粱犹未熟”以梦中归家的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内心深处的家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孤独与忧愁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失题

千年白蝙蝠,来往扑人衣。

洞黑鬼相语,天寒僧未归。

岩温生石乳,烟起作林霏。

城里遥看处,唯应一翠微。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七渔父

五湖烟里我知鱼,属玉舂锄一处居。

欲到垂虹风作恶,几株官柳向人疏。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三山居

白云缥缈野人家,丹事年来渐有涯。

不与世人争岁月,却将椿菌勘南华。

(0)

尘土呈介甫

尘土纷纷起处微,祇随风力乱嘘吹。

高张白雾横宫阙,低引轻云暗路歧。

坐客昏蒙归耳目,行人斑白上须眉。

谁知霶霈天飞雨,洗涤轻浮会有时。

(0)

奉谢司封使君晏公临顾园居·其三

甘盘德业满天区,博学承家行有馀。

凤翥频观先帝诏,牙签新补相君书。

晨羊不饮康衢静,夜犬无声狱犴虚。

风绩已应推第一,鳌峰深处列仙居。

(0)

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其五

两山映日磨苍玉,万顷涵虚皱碧罗。

不会乐天犹近俗,谩将弦管杂烟波。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