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年少发先斑,问道时来扣竹关。
世上知恩谁得似,而师幸自慰衰颜。
如何年少发先斑,问道时来扣竹关。
世上知恩谁得似,而师幸自慰衰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赠正修》。诗中通过描述一位年少的学者向老者请教,以及对老者的感恩之情,展现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首句“如何年少发先斑”,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学者,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有了白发,暗示其勤奋学习,岁月不饶人。接着,“问道时来扣竹关”一句,以“扣竹关”比喻寻求知识的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求学之路上的艰辛与执着。
后两句“世上知恩谁得似,而师幸自慰衰颜”,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在世间,能够懂得感恩的人不多,而这位老师却能自慰于学生的成长与成就,即使自己已步入晚年,内心依然充满欣慰和满足。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精神的体现。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描绘,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传递出对知识追求的敬仰和对师长付出的感激之情。
梨花春掩,小庭幽、怎地春光难售。
飞雪漫随风荡漾,还似冬残时候。
杏脸娇含,柳眉愁蹙,妆点溪山瘦。
瑶台月下,尽教独自消受。
追忆放鹤亭边,灞桥驴上,风景依然旧。
碎玉声声寒欲诉,是处珠悬檐溜。
小阁焚香,茶烟一缕,图史娱清昼。
立来久矣,窗前忽讶君叩。
里山涧水天上来,轰轰震响雷为推。
前驱迸遏后推发,何独瞿塘滟滪堆。
有客死嫌词未切,我将眼见为君说。
黄梅时节雨翻盆,西山北山水直趺。
顷刻山中化作湖,银涛雪浪纵横铺。
黄龙大涧号自昔,吸入通身一日敷。
十日五日势不煞,一里二里涧澎湃。
岂比涓涓地上流,我道天来何足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