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皓图》
《四皓图》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古风

层峦万仞高如矗,双玉泠泠泻寒瀑。

长松不改四时青,瑶草琪花竞芬馥。

忆从辞家避祖龙,嵓前岁月随冥鸿。

山童已报花成实,仙箓未启云为封。

枯棋三百势难测,一著全赢归羽翼。

唤醒当天老赤虬,坐令四海嘘炎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通过层层叠叠的山峦、潺潺的瀑布、常青的松树和芳香的瑶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以“双玉”比喻瀑布,生动地展现了水的清澈与力量。四季常青的松树与芬芳的瑶草相映成趣,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

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典故,提到“辞家避祖龙”,可能暗指古代帝王或权贵的故事,暗示了诗人在逃避权力中心的背景下,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山童报花成实,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成长,而仙箓未启云为封,则可能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

棋局三百势难测,一著全赢归羽翼,这一部分则引入了围棋的意象,象征着策略与智慧的较量,以及最终的胜利与飞翔。老赤虬被唤醒,预示着某种力量的觉醒,而四海嘘炎德,则表达了对普世道德的推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蕴含了深邃的历史、哲学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郊祀乐章.皇帝降御座宫架奏黄钟宫乾安之曲

帝坐中天,流泽演迤。厥蒙伊民,歌舞以喜。

泽流普矣,民喜偕矣。驾言徂归,福禄同矣。

(0)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太上皇帝閤六首·其二

剪玉酥花细,盘金綵胜宜。

六宫呈妙巧,春日颂春祺。

(0)

龟山

当年王气拥神州,衮衮朝宗此地由。

自昔好山犹故色,只今清泗漫安流。

苍烟锁合神仙府,宿藓封深魍魉囚。

病眼不堪重北望,西风挥泪下扁舟。

(0)

荆公读书堂

一树秋风啼老乌,钟山猿鹤近何如。

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0)

题吉水鼋潭李氏仁寿堂

拙直多忤物,孤根徒自危。

祈闲三扣阍,天远不我知。

尺书趣入觐,君命其可违。

火云正烧空,短篷气如炊。

脩途久困顿,病骨尤支离。

奄奄尚残息,舣棹江之湄。

来登三元山,炎歊顿无威。

徘徊古亭上,好风吹客衣。

聊为三日留,食斯眠于斯。

涧泉㶁㶁鸣,四山翠屏围。

夜深松桂寒,朝瀣生林霏。

李君亦达士,与我真忘机。

乃于山之巅,预作佳城基。

生则此其乐,死则此其归。

采药求长年,华发世所希。

荷锸欲自埋,不以遗体为。

要皆非中道,识者之所嗤。

知命故不忧,李君其庶几。

触目此境界,陡悟昔者非。

更作首丘想,行色应迟迟。

还游仁寿庵,细玩渊明诗。

寓形复几时,皇皇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自怜一身孤,蒲柳先秋衰。

百念尽灰冷,故园劳所思。

我有石壁山,亩计十有奇。

归去营一窟,曲肱送斜晖。

培植先人树,投老长相依。

清泉白石盟,甘心天一涯。

(0)

扬州官满辞后土题玉立亭

天上人间一树花,五年于此驻高牙。

不随红药矜春色,为爱霜筠耐岁华。

四塞风沈天籁寂,半庭月冷市尘赊。

临行更致平安祝,一炷清香十万家。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