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大家子弟弄文墨,其次亦复誇弓刀。
去年校射九百人,五十八人同赐袍。
今年两科取进士,十子钓海顿灵鳌。
迩来习俗益迁善,家家门户争相高。
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
我因行县饱闻见,访问终日忘勤劳。
太平父老知此否,语汝圣世今难遭。
欲令王民尽知教,先自乡里蒸群髦。
古云将相本无种,从今著意鞭儿曹。
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大家子弟弄文墨,其次亦复誇弓刀。
去年校射九百人,五十八人同赐袍。
今年两科取进士,十子钓海顿灵鳌。
迩来习俗益迁善,家家门户争相高。
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
我因行县饱闻见,访问终日忘勤劳。
太平父老知此否,语汝圣世今难遭。
欲令王民尽知教,先自乡里蒸群髦。
古云将相本无种,从今著意鞭儿曹。
这首宋代黄廉所作的《劝学》诗,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与推崇。诗中描绘了河东和泽州地区的人们,无论是贵族子弟还是普通人家,都积极参与到读书学习之中,甚至不惜放弃农事以购书求学。这种浓厚的求知氛围,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诗中提到,去年有九百人参与校射比赛,其中五十八人获得赐袍的荣誉;今年两科选拔进士,十人脱颖而出,象征着通过知识与才能获得社会认可。这不仅体现了个人努力与成就的重要性,也暗示了通过教育可以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黄廉在诗中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要珍惜当前的和平盛世,积极接受教育,不仅为了个人的提升,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他引用“古云将相本无种”这一谚语,旨在说明将相之位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实现,鼓励年轻一代要立志成才,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既赞美了宋代社会的教育风气,也寄寓了对后世学子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古代教育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深刻洞察和热情呼吁。
守閒事服饵,采朮东山阿。
东山幽且阻,疲苶烦经过。
戒徒斸灵根,封植閟天和。
违尔涧底石,彻我庭中莎。
土膏滋玄液,松露坠繁柯。
南东自成亩,缭绕纷相罗。
晨步佳色媚,夜眠幽气多。
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
爨竹茹芳叶,宁虑瘵与瘥。
留连树蕙辞,婉娩采薇歌。
悟拙甘自足,激清愧同波。
单豹且理内,高门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