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其三》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其三》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依依杨柳绕溪斜,黑白溪头鹄伴鸦。

雨过芜菁自春色,一丛茅屋野人家。

(0)
翻译
柔弱的杨柳围绕着溪流倾斜生长
黑白相间的溪边有天鹅和乌鸦相伴
注释
依依:形容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
溪:小河。
斜:倾斜,歪斜。
鹄:天鹅。
鸦:乌鸦。
芜菁:一种蔬菜,春季生长。
春色:春天的景色。
茅屋:用茅草建造的房屋。
野人家:乡村民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首句“依依杨柳绕溪斜”通过对垂柳的描述,展现了早春时节树木复苏的生机。"黑白溪头鹄伴鸦"则描摹了一幅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雨过芜菁自春色”表明经过春雨的滋润,野草呈现出更加鲜亮的颜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机勃发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新生事物的赞美。

最后一句“一丛茅屋野人家”则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隐居于自然之中的生活场景。这里的“一丛茅屋”指的是用茅草搭建的小屋,"野人家"则是对居住在这间小屋中的人的称呼。这不仅描绘了一种田园诗意,更传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侧犯.百花洲访南水上人

闲寻茂苑,摘船碾遍琉璃滑。明灭。

望半亩精庐隐林樾。空香黏茗粥,野翠连巾拂。

幽绝。想夜夜、经台浸秋月。吴宫似梦,往事和谁说。

旧时节。记盈盈、水面莲歌彻。几阵西风,繁华吹歇。

满江红蓼,一园黄蝶。

(0)

祝英台近.送陆云士之任郏县

雁头筝,龙尾拨,曾记殢侬处。

转眼画旗,袅袅引君去。

遥知小陆风流,来春县里,种紫艳、红香无数。

郏县路。淼淼晚渡秋山,我昔作行旅。

一发中原,风起浊河怒。

君经洛水平桥,陆浑小店,定和我、藓墙题句。

(0)

蝶恋花.六月词再用前韵八首·其二

六月荆南天似醉。雨嫩如无,恰又吹来细。

赢得遥山都欲睡,模糊失却青螺髻。

檐溜渐删删不已。忽见中庭,一缕晴虹起。

那禁群儿争笑指,碧翁也著斑斓戏。

(0)

琴调相思引.元夕后二日夜雨即事

绮陌将收五夜灯,后堂锁到第三层。

画檐残烛,细雨恐难胜。

歌板敲愁飞火凤,枕函贮梦结红冰。

觉来还记,踏月六街曾。

(0)

采桑子·其四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

李皇周后年双小,玉树宫墙。

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秣陵往事千年矣,如此疏狂。

莫管兴亡,便破家山也不妨。

(0)

念奴娇五首·其三

平生野性,但频思好水,好山深处。

何事骑驴都市里,不道偏承异数。

晚惹炉香,晓随天仗,岁岁朝还暮。

一经教子,趋庭自昔俱误。

多君不厌寒厨,吟笺笔格,随事开愚瞽。

鸡肋功名终弃掷,归向西湖河渚。

扣犊耕田,挐舟载酒,风月原无主。

殷勤相订,往来百里烟树。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