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杨柳绕溪斜,黑白溪头鹄伴鸦。
雨过芜菁自春色,一丛茅屋野人家。
依依杨柳绕溪斜,黑白溪头鹄伴鸦。
雨过芜菁自春色,一丛茅屋野人家。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首句“依依杨柳绕溪斜”通过对垂柳的描述,展现了早春时节树木复苏的生机。"黑白溪头鹄伴鸦"则描摹了一幅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雨过芜菁自春色”表明经过春雨的滋润,野草呈现出更加鲜亮的颜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机勃发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新生事物的赞美。
最后一句“一丛茅屋野人家”则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隐居于自然之中的生活场景。这里的“一丛茅屋”指的是用茅草搭建的小屋,"野人家"则是对居住在这间小屋中的人的称呼。这不仅描绘了一种田园诗意,更传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情感。
闲寻茂苑,摘船碾遍琉璃滑。明灭。
望半亩精庐隐林樾。空香黏茗粥,野翠连巾拂。
幽绝。想夜夜、经台浸秋月。吴宫似梦,往事和谁说。
旧时节。记盈盈、水面莲歌彻。几阵西风,繁华吹歇。
满江红蓼,一园黄蝶。
雁头筝,龙尾拨,曾记殢侬处。
转眼画旗,袅袅引君去。
遥知小陆风流,来春县里,种紫艳、红香无数。
郏县路。淼淼晚渡秋山,我昔作行旅。
一发中原,风起浊河怒。
君经洛水平桥,陆浑小店,定和我、藓墙题句。
平生野性,但频思好水,好山深处。
何事骑驴都市里,不道偏承异数。
晚惹炉香,晓随天仗,岁岁朝还暮。
一经教子,趋庭自昔俱误。
多君不厌寒厨,吟笺笔格,随事开愚瞽。
鸡肋功名终弃掷,归向西湖河渚。
扣犊耕田,挐舟载酒,风月原无主。
殷勤相订,往来百里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