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一院掩萧森,晨凉又夕阴。

鹤应输静立,蝉合伴清吟。

著壁云衣重,通帘竹翠深。

卧屏来看否,天姥雪千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yuànxiàchóuzhūzhòngfāng
sòng / lín

yuànyǎnxiāosēnchénliángyòuyīn

yìngshūjìngchánbànqīngyín

zhùyúnzhòngtōngliánzhúcuìshēn

píngláikànfǒutiānlǎoxuěqiānxún

翻译
庭院深深,笼罩在寂静与阴郁之中,早晨的凉意傍晚又降临。
白鹤或许因宁静而站立一旁,蝉儿也应和着清脆的鸣唱。
墙壁上的云彩图案厚重,透过窗帘可见竹林翠绿深远。
我躺着看这景象,能否见到天姥山那千寻高的积雪呢?
注释
萧森:阴暗寂静。
晨凉:早晨的凉意。
夕阴:傍晚的阴郁。
鹤应输静立:鹤可能因为安静而站立。
蝉合伴清吟:蝉儿配合着清脆的鸣叫。
著壁云衣重:墙壁上的图案像层层云彩。
通帘竹翠深:竹林的绿色透过窗帘显得幽深。
卧屏来看否:我躺着看,是否能看到。
天姥雪千寻:天姥山那高耸入云的积雪。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逋的《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夏日僧院景象。首句"一院掩萧森",以"萧森"二字渲染出庭院的寂静与深邃,仿佛被浓密的树荫所遮蔽。"晨凉又夕阴"则点明了时间的推移,从早晨的微凉到傍晚的阴凉,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鹤应输静立"运用拟人手法,写白鹤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显得静默无声,似乎连站立都比不上僧院的宁静。"蝉合伴清吟"则是以蝉鸣声衬托出环境的清净,蝉鸣与禅意相融,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著壁云衣重,通帘竹翠深"两句,通过描绘墙壁上的云纹图案和竹叶的翠绿,进一步强化了僧院的素雅与深远。"著壁云衣重"形象地写出墙壁如云般厚重,"通帘竹翠深"则透过竹帘可见竹林的深深翠色,给人以清凉之感。

最后,"卧屏来看否,天姥雪千寻"以问句收尾,诗人询问友人是否愿意一同欣赏这如天姥山雪景般的院中景色,流露出对僧院美景的共享之情,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院夏日的静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太湖

寒雁不成字,远山将化烟。

大圜生脚底,摇梦入秋天。

(0)

铁眉自讼

倔强且学韩退之,又有乖崖是我师。

自信心肝原铸铁,纵逢权贵不摧眉。

鹪枝尽可巢孤凤,鼠腐从他吓野鸱。

笑问官居何所事,一琴一鹤一囊诗。

(0)

晨往惠州

卅里趱程兼,晨征为避炎。

草花明锦绣,竹露洒帷幨。

渡水行沙觜,穿山见塔尖。

人家城阙外,日影乍平檐。

(0)

戊午重阳寄鲍中敷

七度重阳七寄诗,年年撚断几吟髭。

侧身沧海横流地,极目江山摇落时。

秋色渐于枫叶觉,霜风欲逼菊花知。

吾侪抚节原多感,料尔登临无限思。

(0)

重阳

帘卷西风鬓欲霜,消魂时节正重阳。

愁如绿水吹仍绉,人比黄花瘦亦香。

五夜悲秋蛩语急,一镫摇梦雨声凉。

年年携酒登高会,谁寄茱萸作佩囊。

(0)

宫怨

御沟秋水静潺湲,日暮寒鸦自往还。

水殿云房明月苦,玉颜低唱念家山。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