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七二》
《诗偈·其一七二》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端坐求如法,如法转相违。

抛法无心取,始自却来归。

无求出三界,有念则成痴。

求佛觅解脱,不是丈夫儿。

(0)
注释
端坐:静坐冥想。
如法:遵循佛法。
相违:相互冲突。
抛法:放弃佛法。
无心:无执着之心。
却来归:回归本心。
三界:佛教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痴:痴迷。
求佛:寻求佛法。
觅解脱:寻找解脱之道。
丈夫儿:大丈夫。
翻译
静坐追求佛法,但佛法却与内心相违背。
放弃对佛法的执着,从那一刻开始回归本心。
不抱有任何欲望就能超脱三界束缚,有执着念头就会陷入痴迷。
寻求佛道以求解脱,这不是真正的男子汉行为。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是一首禅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修行与悟道的独特见解。

“端坐求如法,如法转相违。”这是描绘修行者在静坐中寻求佛法,但往往发现即使按照佛法去做,也会陷入种种矛盾和困惑。这里体现了禅宗对于传统佛教仪式和教义的批判态度,认为单纯的遵循形式并不能达到解脱。

“抛法无心取,始自却来归。”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越形式、直接体验的修行方法。修行者需要放下对佛法的执着,不带有任何目的和预设去实践,最终才能找到回归本真的道路。

“无求出三界,有念则成痴。”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禅宗关于无欲无求、不起心念的修行理念。三界指的是天界、人界和地狱,即整个轮回世界。没有任何追求,就能超脱这个轮回;一旦有所思维,就是迷失自己,陷入愚痴。

“求佛觅解脱,不是丈夫儿。”最后两句强调了寻找佛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礼节或依赖,而是在于个人内心的觉悟。这里借用“丈夫”来比喻真正有勇气和智慧去追求解脱的人,这种人不是仅仅依赖他人的教导,而是自己勇敢地探索、实践并获得自由。

整首诗偈通过对修行过程的描述,传达了禅宗强调直接体验、内心觉悟和超越形式的思想精髓。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登吴六益藻野阁次韵

凭栏极望思苍茫,南北关山雁几行。

万里故人偏海角,十年兄弟一匡床。

欲谋土室真成狷,便哭穷途未是狂。

爱尔灌园能乐志,楼前长种百株桑。

(0)

喜陆大景宣归河渚

征途几岁朅归来,庾信江南重可哀。

春雨草连村市没,晓风花傍战场开。

我思卖药仍无地,君定垂纶何处台?

总是他乡成浪迹,故人相见且衔杯。

(0)

冬日同友人游南岩精舍留宿次达上上人韵

一路霜风落叶深,偶逢知己入空林。

云停似欲依禅定,鹤立居然有道心。

古洞灯微涵冥色,夕阳钟动出寒音。

十年宰相浑闲事,聊与山僧和苦吟。

(0)

晴川楼

万古山楼对黄鹤,一身楚塞吟清秋。

羲娥平向窗中过,江汉交回槛外流。

深窟鼋鼍时隐见,盘涡鸥鹭静沉浮。

祢衡李白今何处,日暮空悲芳草洲。

(0)

白下

白下援师聚,钟山薄伐新。

三军随庾亮,一战走卢循。

虎旅屯江岸,鲸波靖海垠。

论功诸将在,哀此乱离人。

(0)

观绳妓作

长绳罥竿高百尺,杨花雪落城南陌。

美人冉冉化行云,细縠轻纨望空掷。

冶袖双开舒锦臂,婆娑往来若平地。

盘中小试飞燕舞,楼上惊看绿珠坠。

回眸顾盼无限情,空里忽闻环佩声。

天风吹入碧云去,始觉仙骨珊珊轻。

轻躯上下无断续,舞罢腰肢新结束。

燕钗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鬓云绿。

抱得秦筝写春怨,歌唇宛转《吴趋曲》。

吴歌楚舞绝可怜,谁家笑掷珊瑚鞭?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