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草》
《除草》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

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

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

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

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

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

(0)
翻译
草木之害于人,曾有何物阻其生长。
它们的毒性比蜂蝎还烈,数量遍布道路两侧。
清晨漫步树林前,江面晨雾未散,心中忧虑重重。
芒刺刺眼,怎能期待丰收的秋季。
一旦霜露落下凝结,连蕙草的叶子也难以留存。
孩子们手持锄头早出,直到日落还在搜寻。
转而将草移到水中央,难道没有双桨小舟可载?
顽固的根系容易蔓延,怎能让它们占据原地。
从此篱笆空旷,更觉松竹间的清幽。
除草不能懈怠,对恶草的憎恨如同仇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事劳动的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开篇“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直接点出了草的危害与其生长的迅速,从而引发了作者对田间劳作的思考。

接着,“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用强烈的比喻来形容草的危险和遍布,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蕴含着诗人对于生活中种种障碍的感慨。紧接着“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则是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他在清晨踏过草地,面对江水,心中充满了忧愁。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写出了作者对于草的直接感受和心理抵抗,以及他无法等到秋天草枯时节来解决问题。随后,“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则是对自然界中事物易逝的感慨,即使是植物在寒冷的雨水下也会凋零。

“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表现了诗人对于劳动的无奈和艰辛,以及他对于田间生活的坚守。紧接着,“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则是在询问,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否有更好的工具或方法来解决问题。

“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表达了作者面对草的顽强生命力时的无奈和不甘心,以及他对于田地保持原状的考虑。而“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之感,似乎在寻找一种逃离现实世界的方式。

最后,“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表达了诗人对于除草工作的决心,以及他对这些杂草的深恶痛绝。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某一部分事物的处理,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中对于种种障碍与困境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间除草工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劳动和生活挑战时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生命力顽强的赞美和无奈。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大定三年十月追上睿宗册宝应钟宫显宁之曲

天开休运,积仁而昌。命兹昭考,敢忘显扬。

上仪肇举,涓日之良。来格来享,惠我无疆。

(0)

怀瑞石山人

数日西岩雨,开门黄叶生。

空林见虎迹,落日断人行。

野外暮鸦集,云边秋磬鸣。

平生江海上,与尔独含情。

(0)

喜居松

误点朝章十五年,而今始结一枝缘。

近窗绿洗机山雨,夹屋红流歇浦泉。

书舍矮依嘉树置,吟坛高傍好花悬。

尚须拳石看云起,拟买南山半亩田。

(0)

晚兴

林居无个事,永日乐陶陶。

芒履青藜杖,檀冠白苧袍。

摘蔬供晚酌,培菊待秋醪。

幽兴凭谁写,清吟月渐高。

(0)

百哀诗·其三十二徐诚中

高士多远裔,苦心尝索居。

十年一藜床,三冬五车书。

鸡窗晓月曙,萤案秋风虚。

棘围屡战捷,人羡马相如。

(0)

咏佛手柑

霜信园林次第探,麻姑仙爪幻黄柑。

拈花色向空中悟,证果香从妙处参。

写出秋心金可铸,握疑仙掌露常含。

现身自契真如旨,一捻遥天月影涵。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