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多远裔,苦心尝索居。
十年一藜床,三冬五车书。
鸡窗晓月曙,萤案秋风虚。
棘围屡战捷,人羡马相如。
高士多远裔,苦心尝索居。
十年一藜床,三冬五车书。
鸡窗晓月曙,萤案秋风虚。
棘围屡战捷,人羡马相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的隐逸生活,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高士在艰苦环境中坚持自我,以藜床为伴,以书籍为友,日复一日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清晨,月光洒在鸡窗之上,夜晚,秋风拂过空无一物的书桌,这些场景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幽,更衬托出高士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诗中的“棘围屡战捷”一句,形象地比喻了高士在学问之路上的不断探索与突破,如同在棘丛中前行,虽艰难却能屡获佳绩。而“人羡马相如”则借用了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人们对这位高士才华横溢、生活富足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高士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