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须弥无是宗,业缘明觉性灵冲。
幻烟未灭苦群障,心月当悬色尽空。
四梵宾从捐赤火,七华玄阖挹光风。
长罗到此还何事,恨不形骸都自融。
葶苈须弥无是宗,业缘明觉性灵冲。
幻烟未灭苦群障,心月当悬色尽空。
四梵宾从捐赤火,七华玄阖挹光风。
长罗到此还何事,恨不形骸都自融。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与玄妙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与心灵的深刻思考。首联“葶苈须弥无是宗,业缘明觉性灵冲”开篇即以“葶苈”与“须弥”为喻,对比渺小与宏大,引出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探讨。接着,“幻烟未灭苦群障,心月当悬色尽空”两句,通过“幻烟”与“心月”的对比,揭示了世间的虚幻与内心的光明,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追求。
“四梵宾从捐赤火,七华玄阖挹光风”则进一步阐述了精神世界的纯净与超越,将外在的物质世界与内在的精神世界进行对比,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净化。最后,“长罗到此还何事,恨不形骸都自融”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终极关怀,以及对自我与宇宙和谐统一的渴望,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与“天人合一”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哲思和清新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超越世俗、探寻生命真谛的精神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宇宙、人生和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
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
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
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
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