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龟峰石,未到心已寄。
碧霄驻华影,平厓郁佳气。
林深冠盖稀,日落樵人憩。
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
遥望龟峰石,未到心已寄。
碧霄驻华影,平厓郁佳气。
林深冠盖稀,日落樵人憩。
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
这首诗描绘了龟峰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王渐逵以细腻的笔触,将龟峰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句“遥望龟峰石,未到心已寄”,开篇即以远眺之景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龟峰山的向往之情,还未亲临其境,心灵已为之所动。接着,“碧霄驻华影,平厓郁佳气”两句,通过“碧霄”与“华影”的对比,以及“平厓”与“佳气”的描绘,展现了龟峰山的高峻与神秘,以及四周弥漫的祥和之气。
“林深冠盖稀,日落樵人憩”则进一步刻画了山林的幽静与生活的和谐。深邃的林间,行人稀少,日暮时分,樵夫们在休息,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宁静,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以钟声为线索,引出山中寺庙的存在,暗示了宗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龟峰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文化精神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河阳桃李树,惆怅不逢春。
官为吟诗折,家因好客贫。
故山归去远,遗像挂来真。
谁向江头哭,共乡三数人。
一夕满淮海,莎阶晓欲平。
气寒知腊在,势猛共春争。
飘泊残梅妒,龙钟老桧擎。
随风无定态,入竹有繁声。
倚槛吟忘倦,援毫画不成。
南乡消瘴疠,东作助农耕。
片飏鹅毛远,光翻蝶翅轻。
任贫添酒债,慵扫慰诗情。
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
老郎无政术,沉醉卧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