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茜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dīngxuéshìzhōngǒuzuò
sòng / wángchēng

huáihǎifēngdēngjiējiājiāgēngjiùhuāngbēi

niúyǐnjīngshénjiànsǒuxiésūnbìnshuāi

shìfānqīngqiànxiùshèyánrénchāxiǎohóng

píngshuíhuàcūntiánjìn使shǐyōumínshèngzhǔzhī

注释
淮海:指淮河流域和海州地区,古代中国的农业重要区域。
丰登:丰收,农作物大量收获。
帝畿:京城及其周边地区,代指朝廷。
荒陂:荒废的山坡地。
乳牛:刚生下不久的小牛。
野叟:乡村的老者。
河市:河边的市场。
轻茜袖:轻盈的红色衣袖,形容女子的装扮。
社筵:祭祀土地神的宴会。
小红旗:象征节日或庆典的装饰。
村田乐:乡村生活的欢乐场景。
忧民圣主:关心人民疾苦的贤明君主。
翻译
淮海地区丰收连着京城边,家家户户开垦昔日荒地。
母牛牵引幼牛精神饱满,老翁带着孙子头发已显衰老。
河边集市上的女子轻舞罗袖,社日宴会上人们插上小红旗。
谁能描绘出这田园之乐,让忧国忧民的圣主知晓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图。开篇“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淮河一带丰收的景象和农民改造自然、开发荒地的勤劳形象。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两句,则描写了牛儿随着耕犁在田间自由奔跑的生机勃勃,以及老人携孙散步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岁月静好、生命延续的和谐氛围。

接下来的“河市妓翻轻茜袖,社筵人插小红旗”两句,通过对河边集市中妇女翻动衣袖和村庄祭祀时插放的小红旗的情景描写,传递了节庆气氛和乡土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后,“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画家能够捕捉到这种美好的农村生活,并通过艺术作品让君主知道百姓的快乐与期待,这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一种期许。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乡村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社会、丰收年华以及君主关怀民生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其一

花映眉间一点黄,笑将文字共平章。

高枝定不轻分付,自有花为知见香。

(0)

句·其一

心存北阙驰魂梦,身渐东归出鬼关。

(0)

入道诗十九首·其十五

清高之士贵清虚,捕影追风钓火鱼。

阔论高谈惊世俗,老君终是惮回车。

(0)

宫词

六宅新妆促锦,三宫巧仗丛花。

一片黄云起处,内人遥认官家。

(0)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

相扶照水弄春柔,发似矜夸敛似羞。

碧合晚云霞上起,红争朝日雪边流。

我无丹白知如梦,人有朱铅见即愁。

疑此冶容诗所忌,故将樛木比绸缪。

(0)

答虞醇翁

辍学以从仕,仕非吾本谋。

欲归谅不能,非敢忘林丘。

临餐耻苟得,冀以尽心酬。

万事等画墁,虽勤亦何收。

扬扬古之人,彼职乃无忧。

感子抚我厚,欲言秪惭羞。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