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桃李树,惆怅不逢春。
官为吟诗折,家因好客贫。
故山归去远,遗像挂来真。
谁向江头哭,共乡三数人。
河阳桃李树,惆怅不逢春。
官为吟诗折,家因好客贫。
故山归去远,遗像挂来真。
谁向江头哭,共乡三数人。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琮的《哭潘令》,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和旧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困顿的无奈感慨。
"河阳桃李树,惆怅不逢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河阳桃李在这里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美好的时光,而“惆怅”表达了词人对无法与美好相遇的哀愁。
"官为吟诗折,家因好客贫。" 这两句反映出词人的生活状况。他因为喜欢作诗而仕途受阻,家庭也因此陷入困境,这里“好客”指的是词人热爱交友,但这种性格导致了家中的贫困。
"故山归去远,遗像挂来真。" 这两句则是词人对往昔的追忆和现实中无法回到过去的无奈感受。“故山”代表着词人的故乡或过去,而“遗像”则是指留下的画像,这里象征着记忆中的影像。
"谁向江头哭,共乡三数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在江边的悲伤,可能是在怀念故人或是对现实的感慨。而“共乡三数人”则增加了一种孤独和无依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的复杂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
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春服初成日暖,潩河渐满风凉。
欲复孔门故事,略有童冠相将。
城西百步而近,杏花半落草香。
欣然愿与数子,临水一振衣裳。
故人有酒未酌,为我班荆举觞。
我虽少饮不醉,未怪游人若狂。
春风自尔一月,花絮极目飞扬。
诵诗相劝行乐,良士但取无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