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其一》
《祝英台近·其一》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

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祝英台近》,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也融入了词人的内心感受。"水纵横,山远近",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广阔的水系与连绵起伏的山峦画面,富有空间感。"拄杖占千顷",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于千顷湖光山色之间,流露出闲适与悠然。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通过老眼所见,山影在水中摇曳,反映出词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山水之美的欣赏。"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借山水的动态,寓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一瓢饮",简朴的生活方式,暗示词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当有人询问他对飞泉的喜爱,他寻求的是那份内心的静谧。然而,"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现实中的嘈杂与喧闹与他的心境形成对比,凸显出静寂的难求。

最后,"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词人以禅宗故事作结,表达出超脱尘世、静待机缘的心境,寓意着只有在心灵的宁静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生活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山水为载体,抒发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金蕉叶.春夜有赠

双鬟弄笛,点罗衣、杏花似雪。

凉蟾低照鬓影,蝤蛴玉样白。

粉落宫梅半额,问朝云、有谁画得。

除非周昉细写,屏风十二叠。

(0)

减字木兰花·其四

此何声也。迤逦冰河过铁马。鼓打花奴。

错落瑛盘大小珠。香篝素被。打点今宵安稳睡。

无奈芭蕉。故学钗声枕畔敲。

(0)

扬州慢.子珍用石帚自度腔调赠韬父,予亦继声

垂柳江干,小桃门外,玉鞭两度经过。

恁单衣瘦屧,正倦倚斜柯。

算春在、屏山曲处,细闻吴语,轻度横波。

甚游骢北去,纤云遮断银河。

谢娘眉妩,料如今、懒画烟螺。

剩旧写宫词,新弹粉泪,犹在香罗。

几许镜中青鬓,不堪向、别里消磨。

盼东风吹,聚竹西佳讯如何。

(0)

夜飞鹊.莲池多乌,占树争巢,终夕鸣动。天寒漏永,愁思黯然,和美成解,以纾羁怨

香消未成寝,帘幕风凄。斜月冷照乌啼。

垂垂碧树已如帚,夜寒犹拣霜枝。

城楼故巢不见,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

惊翻坠叶,听萧萧响入深池。

一自桑乾北渡,任是月明时。不向南飞。

谁劝王孙归去,啼鹃不到,烟柳空垂。

愁多梦少,倚熏垆、划遍寒灰。

分今宵无睡,祇愁玉箸,湿尽红蕤。

(0)

醉太平.太平天国忠王收复苏州百年纪念

金陵势休。吴中惠流。百年试听民讴。盼长江转头。

遗文尽收。遗宫尚留。湖山重认苏州。问英灵慰否。

(0)

菩萨蛮·其二十

渡江上溯金田朔。神功八叶浮雕玉。物力校亏赢。

休论汉两京。天安门外望。肃穆何辽旷。

屹立此丰碑。昆仑名并垂。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