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消未成寝,帘幕风凄。斜月冷照乌啼。
垂垂碧树已如帚,夜寒犹拣霜枝。
城楼故巢不见,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
惊翻坠叶,听萧萧响入深池。
一自桑乾北渡,任是月明时。不向南飞。
谁劝王孙归去,啼鹃不到,烟柳空垂。
愁多梦少,倚熏垆、划遍寒灰。
分今宵无睡,祇愁玉箸,湿尽红蕤。
香消未成寝,帘幕风凄。斜月冷照乌啼。
垂垂碧树已如帚,夜寒犹拣霜枝。
城楼故巢不见,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
惊翻坠叶,听萧萧响入深池。
一自桑乾北渡,任是月明时。不向南飞。
谁劝王孙归去,啼鹃不到,烟柳空垂。
愁多梦少,倚熏垆、划遍寒灰。
分今宵无睡,祇愁玉箸,湿尽红蕤。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以乌鸦在莲池边的树木上争夺巢穴,整夜鸣叫为背景。词人通过“香消未成寝”表达深夜未眠的孤寂,帘幕随风摇曳,映衬出凄冷的气氛。"斜月冷照乌啼",月光与乌鸦的叫声交织,更添悲凉。
词中写到碧树在寒夜中显得更加凋零,如同扫帚,而城楼上的旧巢已不可见,只有秋门外露草丛生,一片迷茫。落叶被风吹落,声音落入深池,增添了寂寥感。词人借乌鸦不再南飞,暗示自己远离故乡,无人劝归,只有烟柳空垂,满含离愁。
"愁多梦少"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内心苦闷,倚炉取暖,却难以驱散心中的忧郁,只能划燃寒灰,度过漫漫长夜。最后,词人忧虑今宵无法入睡,担心泪水打湿了红蕤,进一步渲染了深深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