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华山司空图二首·其二》
《寄华山司空图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逍遥短褐成,一剑动精灵。

白昼梦仙岛,清晨礼道经。

黍苗侵野径,桑椹污闲庭。

肯要为邻者,西南太华青。

(0)
注释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短褐:粗布短衣,指简朴的衣着。
一剑:指随身携带的剑。
精灵:这里指剑的灵气或周围的自然之灵。
白昼:白天。
梦仙岛:幻想中的仙境。
清晨:早晨。
礼道经:恭敬地诵读道教经典。
黍苗:黍的幼苗,黍是一种粮食作物。
侵:延伸到,蔓延至。
野径:野外的小路。
桑椹:桑树的果实。
污:此处意为散落,点缀。
闲庭:空闲的庭院。
肯要:愿意。
为邻者:成为邻居。
西南:方位,指南面偏西。
太华:即华山,中国名山之一,以险峻著称。
青:形容山色青翠。
翻译
身着简朴衣自在悠哉,利剑出鞘灵动惊神灵。
白日梦中游历神仙岛,拂晓时分诵读道教经文。
黍米幼苗蔓延至小路,桑葚果实落满寂静院庭。
愿意相邻而居的是谁?西南方向的华山青翠巍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虚中的作品,名为《寄华山司空图二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由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逍遥短褐成,一剑动精灵" 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清澈与坚定。"逍遥"一词常用来形容隐逸生活,"短褐"则是古时隐士或游侠所穿之简便服饰,而"一剑动精灵"则显示出诗人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对武艺的执着。

接下来的两句 "白昼梦仙岛,清晨礼道经" 描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在白天时梦到仙境,在清晨时虔诚地研读道家经典。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于神秘主义和超然物外的向往。

而后面 "黍苗侵野径,桑椹污闲庭" 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黍苗"和"桑椹"都是田园生活中的常见景象,而"野径"与"闲庭"则强调了一个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意境。

最后两句 "肯要为邻者,西南太华青"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和对壮丽山川的赞美。这里的"西南太华青"指的是华山的壮观景象,表明诗人不仅在物质上希望与朋友相邻,更是在精神上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高洁生命状态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虚中
朝代:唐   籍贯:宜春

唐僧。宜春人。少脱俗从佛,而读书吟咏不辍。居玉笥山二十载,游潇湘,与齐己、尚颜、顾栖蟾为诗友。后住湘西栗成寺,与马希振情好甚笃。又时时贻诗司空图,图亦推重之。有《碧云集》。 
猜你喜欢

有所思行

侧足登长坂,凉风吹欲暮。

清旷碧天陲,英蕤丹叶树。

叹息人行迈,萧萧越川路。

荏苒节序移,一别难复晤。

欲托雁南翔,凄结不堪诉。

搔首再踌躇,自失沈吟故。

不信兰改香,谁云桂受蠹。

良会渺难期,江月明余素。

(0)

小山偶然作·其二

不向山中卧白云,欲逃封豕畏山君。

山中麋鹿应相笑,只恋人间封豕群。

(0)

乱山馀照灭,千里暮霞明。

草长微风绿,湖增积雨平。

壮心逐世减,褊性与年成。

颇怪嵇中散,刚肠欲养生。

(0)

感时

叹嗟吾自有,何处问同心。

年往空皮骨,愁来入古今。

歌谣童稚巧,战伐岁时深。

廊庙宁无计,宜从纲纪寻。

(0)

茹春亭独坐

空亭脩竹里,高坐茹春长。

开落花无数,去来风自香。

孤云巢遍鹤,群石卧如羊。

独往非无事,微吟到夕阳。

(0)

病齿少瘥值岁除日强事巾栉便往城东看迎春约管无棘家凌元侄

除岁多时忧采薪,婆娑今得裹乌巾。

却因龋齿殊难笑,翻对蛾眉也不伸。

检历尽销支药帖,烹葵独向灌园人。

相期兴自迎春发,东陌行看綵仗新。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