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郎须塞诏,当路亦驱驱。
贵不因人得,清还似句无。
烧烟连野白,山药拶阶枯。
想得徵黄诏,如今已在途。
为郎须塞诏,当路亦驱驱。
贵不因人得,清还似句无。
烧烟连野白,山药拶阶枯。
想得徵黄诏,如今已在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行将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清贫生活的豁达与期待。开篇“为郎须塞诏,当路亦驱驱”两句,通过官员收拾诏书、在途中被催促的场景,展示了紧迫的离别氛围和官员的忙碌状态。
接着,“贵不因人得,清还似句无”一句,以“贵”与“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清贫生活的预期和接受。这里的“清”,暗指的是清贫的生活,而“贵”则是官职带来的荣华。
“烧烟连野白,山药拶阶枯”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秋天的萧瑟气氛。烧烟可能来源于农家秋收后的田间余草焚烧,而“山药拶阶枯”则是对秋季树木枝叶干枯的形象描述,这些景物都透露出一种凄凉与冷清。
末尾,“想得徵黄诏,如今已在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荣耀的回忆,以及眼前即将踏上的旅程。这里的“徵黄诏”,可能指的是过去官职生涯中接到的诏书,而“如今已在途”,则是对未来道路的肯定与期待,尽管前路未卜,但诗人已经心向往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清贫生活所持有的豁达态度。
歌阕阳关,肠断短亭,惟有离别。
画船送我薰风,瘦马迎人飞雪。
平生幽梦,岂知塞北江南,而今真叹河山阔。
屈指数分携,早许多时节。愁绝。
雁行点点云垂,木叶霏霏霜滑。
正是荒城落日,空山残月。
一尊谁念我,苦憔悴天涯,陡觉生华发。
赖有紫枢人,共扬鞭丹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