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听瀑此岩中,藜杕相随只两翁。
凉气着衣梧叶雨,秋香薰路桂花风。
洞幽僧礼白毫相,潭净鱼游赤鲩公。
坐久石坛林影乱,斜阳归踏小桥东。
偶来听瀑此岩中,藜杕相随只两翁。
凉气着衣梧叶雨,秋香薰路桂花风。
洞幽僧礼白毫相,潭净鱼游赤鲩公。
坐久石坛林影乱,斜阳归踏小桥东。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诗《同孙伯起游留此岩再用前韵》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岩游历的画面。首句“偶来听瀑此岩中”点明诗人与友人孙伯起偶然来到这岩石间,只为倾听潺潺流水声。接下来的“藜杖相随只两翁”描绘了两位老者相伴而行的场景,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凉气着衣梧叶雨”写出了秋雨滴落在梧桐叶上,带来丝丝凉意,诗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而“秋香薰路桂花风”则通过桂花香气四溢的微风,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浓厚的环境。
“洞幽僧礼白毫相”一句,暗示了岩洞深处有僧侣在修行,白毫可能是他们的法器,增添了神秘感。接着,“潭净鱼游赤鲩公”描绘了清澈潭水中的鱼儿自由游弋,特别是赤鲩(一种淡水鱼),画面生动活泼。
最后两句“坐久石坛林影乱,斜阳归踏小桥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石坛上久坐,欣赏着林木摇曳的光影,直至夕阳西下,才踏着小桥悠然归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闲适雅趣。
一窍玄关,非高非下,正在当中。
得真师指点,方知此窍,不居南北,不属西东。
默默内观,绵绵静守,道满虚无浩气冲。
难言说,一星儿消息,天地根宗。先须握定雌雄。
天癸生时鼓巽风。
把铅炉封固,飞神海底,中抽坎画,去补离宫。
进火退符,流珠复位,十转回轮一气通。
灵胎结,待功成行满,独步瑶空。
鸿蒙一气,运天枢魁斗,斡旋星象。
日月躔移分进退,定立朝昏弦望。
四序循环,阴阳调燮,造化功无上,含弘光大,匠成品汇咸畅。
神用剖判乾坤,生成应候,七九功归向。
虎绕龙蟠吟啸曲,江岸声鸣风浪。
将养神胎,奔腾圣变,法界真情放。
玄中珠显,廓开光像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