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催行骑缘谷东,新程逐处咨民风。
沿冈度涧凡几重,路右遥见凌霄峰。
巍乎气象迥不同,群山拱伏孰与京。
倚天拔地超哉雄,嵌空洞穴宛转通。
嶊崣巀嶭森巃葱,奇葩真树那可名。
幻以云气郁丰隆,石户俨开守玉童。
丹灶碧火其燄红,垂垂铁锁悬长空。
凡骨怅望难寻踪,在昔下风访崆峒。
塞垣荒略传何从,欣兹始遇名玲珑。
飞来奚事艳吴中,至今吟咏纷莫穷。
朝催行骑缘谷东,新程逐处咨民风。
沿冈度涧凡几重,路右遥见凌霄峰。
巍乎气象迥不同,群山拱伏孰与京。
倚天拔地超哉雄,嵌空洞穴宛转通。
嶊崣巀嶭森巃葱,奇葩真树那可名。
幻以云气郁丰隆,石户俨开守玉童。
丹灶碧火其燄红,垂垂铁锁悬长空。
凡骨怅望难寻踪,在昔下风访崆峒。
塞垣荒略传何从,欣兹始遇名玲珑。
飞来奚事艳吴中,至今吟咏纷莫穷。
此诗描绘了玲珑峰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玲珑峰的巍峨气象、群山环绕的壮观景象、以及峰顶洞穴的奇妙构造一一展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如“倚天拔地”形容其超然雄伟,“嵌空洞穴宛转通”描绘洞穴的曲折幽深,“奇葩真树那可名”赞叹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幻以云气郁丰隆”则展现了峰顶云雾缭绕的仙境之感。
诗人还通过“石户俨开守玉童”、“丹灶碧火其焰红”等描述,赋予了玲珑峰神话般的色彩,仿佛是仙人居住之地。最后,“凡骨怅望难寻踪”表达了对无法亲身体验这种仙境的遗憾,而“在昔下风访崆峒”则暗示了寻找类似仙境的渴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玲珑峰的自然美景,也流露出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