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西怀古》
《竹西怀古》全文
宋 / 李易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淮南昔繁丽,富庶天下称。

管弦十万户,夜夜闻喧腾。

不徒竹西寺,歌吹相豪矜。

一朝烽火急,廛市为沟塍。

风月无欢场,睥睨皆射堋。

荒荒野月白,照地如寒冰。

自从画江守,岁岁输金缯。

萧条闾井间,水旱又频仍。

我来经故里,日暮此一登。

隋唐倏己往,遗迹几废兴。

江山极苍莽,望之涕沾膺。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竹西怀古》,是宋代诗人李易所作。诗中描绘了昔日淮南的繁华景象与今日的荒凉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篇“淮南昔繁丽,富庶天下称”,点明淮南往日的繁荣与富饶,被誉为天下的富庶之地。接着“管弦十万户,夜夜闻喧腾”描绘了当时音乐与欢声的热闹景象,十万户人家,每晚都能听到乐声与喧闹,展现出当时的繁华与欢乐。

然而,“不徒竹西寺,歌吹相豪矜”之后,笔锋一转,描述了竹西寺的歌吹声,却不再是豪奢的象征,而是用来相互夸耀。这句转折,暗示着繁华背后可能存在的虚伪与炫耀。

紧接着“一朝烽火急,廛市为沟塍”,突然转向战乱的场景,昔日繁华的市场变为沟渠与田地,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跃然纸上。接下来“风月无欢场,睥睨皆射堋”,进一步描绘了战后凄凉的景象,连风月也无法带来欢乐,人们只能在箭靶前练习射箭,以示生存的艰难。

“荒荒野月白,照地如寒冰”一句,通过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片荒凉冷寂的氛围,仿佛大地被一层寒冰覆盖,形象地表现了战后的荒凉与寒冷。

“自从画江守,岁岁输金缯”提到自古以来的战乱不断,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金银财宝,揭示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负担。

“萧条闾井间,水旱又频仍”描述了战后社会的萧条与频繁的自然灾害,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最后“我来经故里,日暮此一登”,诗人亲自来到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日落时分进行了一次探访,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与感慨。

“隋唐倏己往,遗迹几废兴”,感叹历史的更迭,隋唐时期的辉煌已成过去,遗迹在废墟与新生之间摇摆。

“江山极苍莽,望之涕沾膺”,站在辽阔的江山之上,诗人不禁泪湿衣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与对故土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从繁华到荒凉的历史变迁,以及对战争、自然灾难、历史更迭的深刻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李易
朝代:宋

李易(?~一一四二),字顺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三年,为江阴军签判。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擢太常博士,迁中书舍人,出知扬州。官至敷文阁待制。十二年,卒于秀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两宋名贤小集》卷一八四存有《李敷文诗集》一卷。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五,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偶为梧窗夜课小景并题以句

义府足探寻,良宵漏复深。

天边一片月,照我古人心。

几席绝尘氛,梧竹含萧爽。

金盘倩谁手,推出东冈上。

月色洁宜秋,桐阴疏胜柳。

映月读书人,问彼曾知否。

今居古与稽,古月即今月。

梧窗对古人,轩然逸兴发。

(0)

二月十三日启行谒陵值雪·其一

春寒雨作雪,飘舞拂征鞭。

甸似为银海,人如行玉田。

遥峰疑欲镂,新麦未云芊。

稍待温暾晃,初耕自觉便。

(0)

登云罩寺定光塔

视下曾无地,言高只有天。

常时云外影,今日塔前禅。

步步烟霞路,行行般若船。

问谁经到此,尚有俗尘蠲。

(0)

游香山·其三

峦翠罨窗纱,栖云敞且嘉。

清风披北榻,秋水对南华。

时学张颠草,閒烹顾渚茶。

词臣群退食,谁与斗吟叉。

(0)

玩初月

晚晴天宇阔,哉魄生西嵲。

寒光经雪后,淰淰增皎洁。

毡室纸窗明,坐对殊清绝。

地炉兽炭红,玉檠燄花结。

良宵即渐长,疏影尤堪悦。

(0)

度辽水

镜影照龙旃,桥山展谒旋。

宁同贞观后,撠挶为开边。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