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开书箧见韩无咎书有感》
《开书箧见韩无咎书有感》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老觉人间万事非,幽栖幸已脱尘鞿。

残年得饱不啻足,旧友半空谁与归。

开眼不妨成一梦,剪翎何至羡群飞。

龙图老子今安在,把卷灯前泪满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āishūqièjiànhánjiùshūyǒugǎn
sòng / yóu

lǎojuérénjiānwànshìfēiyōuxìngtuōchén

cánniánbǎochìjiùyǒubànkōngshuíguī
kāiyǎnfángchéngmèngjiǎnlíngzhìxiànqúnfēi

lónglǎojīnānzài
juàndēngqiánlèimǎn

注释
人间万事:世间万物。
幽栖:隐居。
尘鞿:尘世束缚。
残年:晚年。
不啻足:已感到足够。
旧友半空:旧时朋友大多离散。
成一梦:只是一场梦。
群飞:群鸟飞翔。
龙图老子:像龙图腾般的长者。
把卷灯前:在灯下看书。
泪满衣:泪水打湿了衣裳。
翻译
总觉得世间万物皆非我所愿,隐居生活使我有幸摆脱尘世束缚。
晚年能有温饱,已感到满足,旧时朋友大多离散,无人共归。
睁开眼,或许只是一场梦;剪去羽翼,我不再羡慕群鸟飞翔。
那位像龙图腾般的长者如今何处?独自在灯下看书,泪水打湿了衣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开书箧见韩无咎书有感》。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感慨。首句“老觉人间万事非”揭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觉得世间万物皆非昔比。接着,“幽栖幸已脱尘鞿”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庆幸,摆脱了尘世的束缚。

“残年得饱不啻足”写出了诗人对晚年能够温饱的满足,认为这已经足够,流露出知足常乐的心态。然而,“旧友半空谁与归”则透露出对旧友离散的孤独感,无人共度余生的寂寥。

“开眼不妨成一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虚幻感,暗示人生如梦。而“剪翎何至羡群飞”则借鸟儿展翅飞翔,寓言自己虽然不能像鸟儿那样自由飞翔,但仍无羡慕之情,体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龙图老子今安在,把卷灯前泪满衣”以怀念故人韩无咎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在灯下翻阅书籍时涌上心头的哀伤之情,泪水打湿了衣襟,感人至深。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邵令人余氏挽词二首·其二

金母燕西瑶,朱幩翟茀朝。

遗衣尚荆布,故物有箪瓢。

鼎立栖三凤,蝉联数七貂。

生涯祗如此,崛郁正昂霄。

(0)

平江太守侍郎王公挽词三首·其二

东吏重足立,无家寄一锥。

道旁乌攫肉,舍下犬生氂。

望绝重临日,哀吟去后思。

吴儿奉尝我,歌此送迎诗。

(0)

致政运使直阁朱公挽词三首·其三

老脱尚方舄,门悬刺史车。

真成弃竹马,直欲换金鱼。

岁事千头橘,生涯万卷书。

流芳知未艾,兰玉满阶除。

(0)

东坡先生与蒋魏公游最善宣卿侍郎蓄东坡诗文自公始也心慕手追遂入于室某尝赋景坡堂诗宣卿谓余知音者遂标藏之椟中比守吴门治有状玺书褒进待制敷文阁某驰小舟往贺宣卿出诗三章见属句法华妙为一时绝唱有云正索解人那复得其谁知我固无从此真东坡语也辄次韵书于卷末·其一

家声籍籍冠中州,健笔纵横贯九流。

三世祖孙吴郡牧,两朝人物山亭侯。

颙卬自快披云睹,衰陋空遗倚玉羞。

便恐追锋天上去,不辞投辖为公留。

(0)

题惠声伯溪亭

小槛大红直欲然,乔林老翠自生烟。

云萝属地青霞帔,雨筴填沟赤仄钱。

折柳贯鱼初受钓,解龟挽酒看垂莲。

便须秉烛追良夜,花减春归又一年。

(0)

都统刘侯筑新第不居供佛其中号布金庵遣骑入泉南迎山老主之

群魔起为祟,百堵掀作灰。

那闻五花叶,但见一莓苔。

将军道南宅,万础蟠金堆。

天瑞黄鹤下,地涌青莲开。

老仙逃僧去,大士问疾来。

龙天拥猊坐,百蛮奋春雷。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