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孟尝君墓》
《孟尝君墓》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薛城城南秋草绿,飒飒悲风撼林木。

荒凉古冢临道隅,踯躅哀歌起樵牧。

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

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

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

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

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

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

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孟尝君墓》,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诗中描绘了薛城城南孟尝君墓地的景象,通过秋草、悲风、荒冢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哀伤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孟尝君生前辉煌与身后凄凉命运的感慨。

首句“薛城城南秋草绿”,以绿草反衬出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孟尝君已逝去。接着,“飒飒悲风撼林木”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气氛。荒凉的古冢与道边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历史遗迹的孤寂感。

诗人通过“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两句,回顾了孟尝君在位时的辉煌,他广纳贤才,积极有为,展现了其政治才能和仁德之心。然而,“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则揭示了孟尝君晚年遭遇的险境,以及他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两句,表达了对孟尝君放弃忠诚与正义,最终选择投靠他国的遗憾与惋惜。最后,“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点明了孟尝君死后家族衰败的命运,凸显了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常与悲剧色彩。

诗人通过“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几句,对比了孟尝君生前的辉煌与身后门客的散落,以及他人对鸡鸣狗盗的夸赞与对冯生、魏子贤的推崇,强调了真正贤能之人的价值与影响力。

最后一段“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孟尝君英风的追悼。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传达了对忠诚、仁德与贤能的颂扬,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病中作·其四

古椿朝菌已忘年,贫病宁须更问天。

石弹不妨随物化,自求鸮炙自应便。

(0)

重经乌石铺

夹屋青松翠霭中,去年经此亦匆匆。

重来乌石冈头路,依旧松声带晓风。

(0)

游九锁

寻幽向何处,大涤山水好。

九峰拔奇秀,下有松石老。

白云和红叶,满径无人扫。

振衣长风生,一笑登木杪。

(0)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墙头低荫翠幄。格磔鸣乌鹊。

好梦惊回处,馀酲推枕犹觉。新晴人意乐。云容薄。

丽日明池阁。卷帘幕。披衣散策,闲庭吟绕红药。

残英几许,尚可一供春酌。天气今宵怕又恶。凭托。

东风且慢吹落。

(0)

洞仙歌

痴牛呆女,谩恩深情远。一岁惟能一相见。

纵金风玉露,胜却人间,争奈向、雪月花时阻间。

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乌鹊无端便惊散。

别后欲重来,杳杳银河,空怅望、不胜凄断。

最可惜、当初泛槎人,甚不问、天边这些磨难。

(0)

于中好·其二

溅溅不住溪流素。忆曾记、碧桃红露。

别来寂寞朝朝暮。恨遮乱、当时路。

仙家岂解空相误。嗟尘世、自难知处。

而今重与春为主。尽浪蕊、浮花妒。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